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茶席布置中的主要茶具和茶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6:1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096
内容摘要:茶席布置中的主要茶具和茶器,茶席,指的是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茶室空间形态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茶席是千百年来,继陆羽首次创立“茶具组合

茶席布置中的主要茶具和茶器,茶席,指的是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茶室空间形态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

=茶席是千百年来,继陆羽首次创立“茶具组合”,经各代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茶席的设计,既不能脱离传统,也必须符合现代人的行为规律。

一款精心设计的“茶席”即是茶艺者尽情发挥丰富的想象平台,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的空间。茶事自此时起,有了更多仪式感和美学意义。

茶席构成

1、煮水器(能拿来煮水冲泡的烧水器具)

2、泡茶器(能放进干茶冲入热水并倒出茶汤的器具)

3、壶承

壶承,是承载包容泡茶器、收集淋壶热水的容器。茶席上的壶承,是为了保持席面的清洁干爽之用。

壶承的选择,颜色宜略浅于席布的颜色,不应太惹眼而喧宾夺主,大小则应当与茶壶相匹配,不宜太高,以免茶壶产生不稳定的感觉。如果有条件,可以挑选早期柴烧的瓷盘作为壶承。

4、公道杯公道杯避免了因泡茶出汤的先后造成的浓度不均匀现象。在茶席的设计中,我们选用的公道杯大都没有把手,公道杯要尽可能高于泡茶器,以形成视觉上的高下错落。

5、 茶杯(品尝茶汤)

6、茶仓(存贮干茶)

7、茶荷(承放干茶)

8、茶则茶则,是量取茶叶的计量器具,依靠茶则,从茶仓里量取大概所需的茶叶。

9、滓方滓方,又称"建水",是茶席上收集汇聚多余茶水、废水以及茶滓的器具。滓方陈设于席主泡茶弃水的方便位置,体积不宜过大,以免使茶席显得突兀。

10、席布

11、洁方(保持席面整洁清爽之物)

12、花器茶席上的花器,包括花瓶、竹篮、碗、盖、盏等。其选择既要考虑花瓶的色彩、高低、大小,又要关注花瓶与花卉的互衬映照。当首选传统经典、重心稳定、造型简洁、素身无刻画的花器。

茶席,不是刻意地“摆”,而是用心地去“布”。古人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称为“置阵布势”。

茶席的“势”,是由茶席元素的“形”构成的。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地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

茶席的设计要体现出茶席的诗意美、画面美,悦目方能赏心,神驰物外。借茶器育化茶汤,以茶盏为桥梁,让茶人在温馨素雅的茶境中,随心赏茶与品茶。

茶席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具有实际冲泡、品饮功能的器物,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匀茶器、茶盏、盖置、盏托、茶则、茶匙、水盂、茶巾等;

二是具有点明茶席主题、加深审美体验的装饰物,包括席布、花器、茶花、香器等。“左手席”——茶席中最基本也是最标准的布局。

“左手席”即使用左手拿煮水壶注水,右手持泡茶器并出汤的茶席布局。以拿煮水壶的手的方向为准,命名为“左/右手席”,这是茶文化圈子里所约定俗成的。

“左手席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煮水壶放在泡茶者左侧,可放在桌面上或桌旁一张较矮的凳子上;而茶壶放在泡茶者面前正中,壶柄在右,壶嘴向左,方便用右手出汤。公道杯放在泡茶器的右侧偏前方的位置,大约呈30°角。

这个黄金角度,也正是为了操作的便利而设计的,如此出汤,肩膀舒展,动作自然流畅,呈现一种和谐之美。出汤之后,右手拿起公道杯分茶,同样也非常顺手、自然。

同理,盛放弃水的水盂(或称茶渣缸、书鱼等),放在泡茶者的右侧较远远的地方,方便处理弃去不用的茶水。因其类似于“垃圾桶”的功能(实际上并不能往里扔垃圾,只盛放水和茶渣),应该置于尽量远离茶席中心但手又能够得着的位置。

一些小道具的摆放就相对自由些,但也要注意茶席视觉上的平衡和操作的便利性,如茶荷、茶则放在中心区左侧,那么盖置、茶巾就放在右侧。

反过来也可以,按个人习惯。杯子,就不需要多说了,常规的陈列是在客人面前摆成一排,注意客人取用方便,并且要疏密有致,具有视觉美感。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席布置中的主要茶具和茶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78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