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冲泡 » 正文

炒青绿茶的泡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6:07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574
内容摘要:炒青绿茶的泡法主要以玻璃杯为主,首先准备3g干茶、200ml容量的玻璃杯,茶与水的比例为1:50,将提前烧开的水注入玻璃杯1/3处,浸润杯身后倒掉,然后向杯中投入3g干茶,注入放凉的80度水至杯身七分满等待两分钟即可品

炒青绿茶的泡法主要以玻璃杯为主,首先准备3g干茶、200ml容量的玻璃杯,茶与水的比例为1:50,将提前烧开的水注入玻璃杯1/3处,浸润杯身后倒掉,然后向杯中投入3g干茶,注入放凉的80度水至杯身七分满等待两分钟即可品饮,每次饮用至玻璃杯的1/3处时即可续水,一般可以连续冲泡3次。

炒青绿茶的泡法

1、投茶量

不同的容器,投茶量是不同的,而且投茶量还得根据个人的口感去调整,比如一个喝习惯了浓茶的老茶客,你给他泡3g的绿茶,他只会觉得没有味道,对于这个茶客来说,你这茶就是不好的,这样投茶量也得因人而异。但一般标准是1:50,所以根据个人口感再去拿捏找到一个合适度量就可以。

2、温杯

正式泡茶之前记得温杯,不论是哪种茶具冲泡茶叶。温杯可以起到保温留香的作用。

3、冲泡

冲泡时,应该注意,不要直接把开水倒在茶叶上,这会严重影响茶汤的品质。

4、水温

冲泡绿茶,特别是高级绿茶,水温不宜过高,但是也不能太低,最好的温度在80-85℃之间,开水100℃稍微晾2分钟左右,温度大约即可在80℃左右,如果急着泡茶的话,可以把开水倒在公道杯中,然后冲泡时,用盖碗的盖子做引流,把水倒入盖碗中.

5.续水

每一次不要将茶汤喝干,大约在杯子1/3处时,就可以续水,这样可以尽量保持茶汤的口感一致。

炒青绿茶的三种投茶方法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注:以下温度皆指的是100℃沸水的晾后温度。

1、上投法

比较鲜嫩的名优绿茶品种可采用此法代表茶:碧螺春、信阳毛尖、竹叶青

技巧:先将少量开水注入玻璃杯,左右摇晃然后倒掉(温杯),然后倒入85℃开水,七分满,然后放入茶叶,2分钟后即可饮用,饮用至杯子的1/3处时,即可续水,不要喝干。

注意:采用上投法冲泡,很容易造成茶汤浓度上下不一,茶香挥发不出,这时可轻轻拿起玻璃杯,顺时针轻微晃动旋转三圈,让茶汤浓度上下一致,让茶香挥发。

2、中投法

代表茶:龙井、六安瓜片,技巧:先往玻璃杯注入80℃开水,至1/5满,然后投入茶叶,转动摇晃玻璃杯,再次注入水温为80℃的水至七分满。

2分钟后即可饮用,饮至杯子的1/3处时,即可续水,不要喝干。

3、下投法

代表茶:太平猴魁,日照绿茶,技巧:先往玻璃杯投入茶叶,之后加入85℃的水至七分满。2分钟后即可饮用。饮至杯子的1/3处时,即可续水,不要喝干。

冲泡总结

1、投茶量:不同的容器,投茶量是不同的,而且投茶量还得根据个人的口感去调整,比如一个喝习惯了浓茶的老茶客,你给他泡3g的绿茶,他只会觉得没有味道,对于这个茶客来说,你这茶就是不好的,这样投茶量也得因人而异。但一般标准是1:50,所以根据个人口感再去拿捏找到一个合适度量就可以。

2、温杯:正式泡茶之前记得温杯,不论是哪种茶具冲泡茶叶。温杯可以起到保温留香的作用。

3、冲泡:冲泡时,应该注意,不要直接把开水倒在茶叶上,这会严重影响茶汤的品质。

4、水温:冲泡绿茶,特别是高级绿茶,水温不宜过高,但是也不能太低,最好的温度在80-85℃之间,开水100℃稍微晾2分钟左右,温度大约即可在80℃左右,如果急着泡茶的话,可以把开水倒在公道杯中,然后冲泡时,用盖碗的盖子做引流,把水倒入盖碗中.

5.每一次不要将茶汤喝干,大约在杯子1/3处时,就可以续水,这样可以尽量保持茶汤的口感一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炒青绿茶的泡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045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