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养殖 » 行业动态 » 正文

合肥将诞生6个超万亩森林绿地或湿地公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6  来源:安徽商报  浏览次数:8766
内容摘要:再过不久,合肥将诞生6个万亩以上森林绿地或湿地公园。昨日,记者从合肥市规划部门获悉,《合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即将出炉,
       再过不久,合肥将诞生6个万亩以上森林绿地或湿地公园。昨日,记者从合肥市规划部门获悉,《合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即将出炉,根据规划设计,该市将结合“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新站区少荃湖片区、高新区大蜀山片区、经开区、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已被列为首批示范区,并开展试点建设。保障城市海绵本底安全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渗、滞、蓄、净、用、排等。

合肥将对市政排水、河道、公园绿地、湿地、水利工程、建筑小区等进行全面梳理,保障城市海绵本底安全。同时结合城市发展,在保证原有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水土平衡。

城区均要规划大型水面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合肥市将在城市四个方向预留建设6个万亩以上森林绿地或湿地公园。每个行政辖区内,都规划建设1~2个大型水面,做到调蓄、生态和景观并存。

在该市片区规划及控规编制中,将注重对片区、地块内现有水系、沟塘进行合理保留,结合公共空间、绿地景观合理布局。例如,高新区坝下河景观绿廊,蜀山产业园预留引山连水的大绿廊等。

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片区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单一的排水系统升级为综合性的排水系统。目前,由高新区和合肥市林园局实施的蜀峰湾北湖、南湖工程,已成为建设部、环保部黑臭水体、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正积极申报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

四片区将开展试点建设

根据行政区划、排水分区、路网、排水管网情况,本次规划将主城区划分为50个管控单元,提出了各管控单元海绵设施建设规模和各类建设用地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指引。同时针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分别提出了海绵城市系统规划方案。

规划结合合肥市近期建设规划、2017~2019年大建设计划、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排水防涝三年行动计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梳理形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共包含项目231个。新站区少荃湖片区、高新区大蜀山片区、经开区、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已被确定为合肥“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批示范区,并开展试点建设。航星小区、望湖南苑海绵小区也将陆续开展试点建设。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合肥将诞生6个超万亩森林绿地或湿地公园”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yangzhi/20170816/22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畜牧养殖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畜牧养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