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养殖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大学生把养猪从生活副业转变增收脱贫主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8  来源:酉阳报  浏览次数:81015
内容摘要:有的人活跃城市,心里未必满足,有的人坚守乡村,内心却坚定笃实。我县年轻的县人大代表蔡宇林,只因不愿乡亲们固守成规、贫穷落
 有的人活跃城市,心里未必满足,有的人坚守乡村,内心却坚定笃实。

我县年轻的县人大代表蔡宇林,只因不愿乡亲们固守成规、贫穷落后,在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城里令人羡慕的工作,回乡带领大家养猪创业,共同增收致富。

 

钱.jpg

 

这段时间,丁市镇汇家村的建卡贫困户黎开林,正在为生猪养殖场后期建设作准备,为他提供养殖场建设指导的是同村的大学毕业生蔡宇林。黎开林告诉记者,在蔡宇林的带动下,自己从2015年开始养殖生猪,到目前已存栏近20头,发展势头良好。

在汇家村,与黎开林一样,村民们一旦遇到养猪方面的技术难题,首先想到的便是蔡宇林这个“养猪专家”。然而所谓的“专家”蔡宇林,却是在6年前才大学毕业,所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与养猪风马牛不相及。从IT才子到养猪专家,这样的转变因何而来?蔡宇林道出了原委。

蔡宇林认为,现在国家也鼓励大众创业,既然是给别人打工,别人赚的钱比你赚的钱更多,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呢?虽然家乡条件比较落后,但是大家通过努力,肯定能改变它,然后创业附加价值也比较高,能使村民挣钱致富的途径更便捷。

实际上,毕业之初,蔡宇林本在城里找到了工作,月薪6千元,工作轻松。不过自己的家乡情结和创业梦想,促使他辞职回乡。2013年,蔡宇林创办生猪养殖场。他从5头猪养起,稳扎稳打,一边学习一边扩大规模。日前,他的养殖场存栏母猪10头,年出栏生猪150头,可实现年收入20余万元。

一些村民也在他的示范和指导下转变观念,把养猪从生活副业转变为了增收脱贫的主业。

带给村民最大的改变,应该是蔡宇林辞去城里工作决心养猪这件事给村民们带来的观念冲击。创业之初,周边的人都不理解,认为蔡宇林白读了那么多书,自己不读书都能养好猪。当在发现蔡宇林养猪方式的不同和预见效益后,父老乡亲才转变观念,改变了老百姓认为打工才能致富的观念,也吸引了许多人回乡发展。

黎开林就是2014年上半年从广东回来,在蔡宇林的激发和鼓舞下,开始跟着蔡宇林走上规模养殖之路的。如今,黎开林已有一个在建的350平方米的养猪场,规模可容纳90头猪。现今有1头能繁母猪和19头猪。

在蔡宇林的带动下,汇家村有四五户开始规模养猪。

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张集忠介绍,汇家村零星养殖业很普遍,在蔡宇林的带动下,先后有了5户养殖户开始规模化养殖。

去年,蔡宇林当选为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也成为了村里的扶贫专干。除了养猪之外,为进一步摸索带领村民脱贫增收的途径,蔡宇林通过反复思考,创办了汇源中草药合作社,引进良种葛根进行栽植,发展了150亩的葛根基地。

该合作社共包括5户居民,其中有2户是贫困户,今年8、9月份将迎来第一季收获。蔡宇林说目前暂时是以原始材料的方式售卖葛根,但是计划在葛根基地发展成熟后,对葛根进行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能帮助更多的村民创业增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大学生把养猪从生活副业转变增收脱贫主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yangzhi/20170728/15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畜牧养殖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畜牧养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