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初冬钓鲫鱼实用技巧,初冬钓鲫鱼的四大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8  浏览次数:8725
内容摘要:一、线组搭配1、个体:初冬钓鲫鱼用什么线组取决于鲫鱼个体,例如,钓点基本上是小鲫鱼时可以使用0.4号子线、0.8号主线、1~2号袖钩。钓大鲫鱼时,建议使用0.6号子线、1.0号主线、3~4号袖钩。2、钓场:初冬钓鲫鱼用什么线组取决于钓场,如养殖池可用0.4~0.6号子线、0.8~1.0号主线、1~2号袖钩,野钓鲫鱼建议用0.6~0.8号子线、1.0~1.2号主线、3~4号袖钩。二、饵料配制1、自然饵:初冬钓鲫鱼可以使用自然饵,这里的自然饵主要指红虫、蚯蚓等饵料,但用虫饵时一定要提前打好窝子且最好能多窝走钓

初冬钓鲫鱼实用技巧,初冬钓鲫鱼的四大要点

一、线组搭配

1、个体:初冬钓鲫鱼用什么线组取决于鲫鱼个体,例如,钓点基本上是小鲫鱼时可以使用0.4号子线、0.8号主线、1~2号袖钩。钓大鲫鱼时,建议使用0.6号子线、1.0号主线、3~4号袖钩。

2、钓场:初冬钓鲫鱼用什么线组取决于钓场,如养殖池可用0.4~0.6号子线、0.8~1.0号主线、1~2号袖钩,野钓鲫鱼建议用0.6~0.8号子线、1.0~1.2号主线、3~4号袖钩。

二、饵料配制

1、自然饵:初冬钓鲫鱼可以使用自然饵,这里的自然饵主要指红虫、蚯蚓等饵料,但用虫饵时一定要提前打好窝子且最好能多窝走钓,作钓时哪个窝子里有鱼就在哪个窝子里面钓。

2、商品饵:初冬钓鲫鱼可以使用商品饵,味型可用香腥或腥香,例如可按野战蓝鲫(香腥)50%、九一八野战篇(清香)30%、腥版速攻2号(浓腥)20%开饵,气温低时增加野战蓝鲫的比例。

三、钓点选择

1、水草区:初冬钓鲫鱼可以在水草区钓鱼,其一是水草区是鲫鱼的天然藏身之处,其二是水草区多有丰富的食物,但如果水域有大面积的水草,必须在水草的间隙钓鱼。

2、铧尖:初冬钓鲫鱼可选择在铧尖作钓,事实上铧尖也是钓鱼人的首选之地,原因是铧尖实际上是鱼的一道门坎,久而久之成了两侧鱼类活动、觅食的“绿色”通道。

3、洄湾:初冬钓鲫鱼可选择在洄湾作钓,原因是洄湾的水流相对比较缓慢,加之洄湾相对也更容易沉积食物,丰富的食物和缓慢的水流往往会吸引大量鲫鱼前来觅食。

4、河汊:初冬钓鲫鱼可以选择在河汊钓鱼,所谓的河汊是指支流和干流的交汇处,河流的交汇处通常有丰富的食物,此外,鲫鱼在觅食时也有沿着河岸进入河汊的习惯。

四、作钓技巧

1、时间:冬天野钓鲫鱼的最佳时间是中午,冬天的气温已经是全年的最低点,水温低时鲫鱼的摄食积极性不高,所以最好选择气温稍高、晴朗的中午钓鱼。

2、钓点:冬天野钓鲫鱼优先水草区,原因是水草区几乎一年四季都有鱼,但有大面积水草时则要钓草洞或草边,其次是河汊和洄湾,另外经常有人钓鱼的老钓位也不错。

3、线组:冬季野钓鲫鱼建议使用2~4号袖钩,也可使用2~4号伊豆钩或2~4号溪流钩,子线可使用0.4~0.6号,主线可使用0.8~1.0号,浮游可使用铅小立浮或小号七星浮。

4、打窝:冬天野钓鲫鱼必须提前打窝,窝料首选酒米,其次是麝香米、粒子饵料等,最好能多窝走钓,另外还要根据鱼口情况续窝,否则可能影响钓获甚至无鱼可钓。

5、饵料:冬季野钓鲫鱼可以使用自然饵,也可以使用商品饵,自然饵有红虫、蚯蚓等,商品饵可以使用腥味和浓腥诱饵,例如野战青鲫鱼的40%,九一八野战腥版的40%,速攻2天的20%诱饵。

6、提竿:冬天野钓鲫鱼常见的漂相是顶漂和钝口,其中顶漂是指浮漂到位后出现上浮动作,顿口是指浮漂到位后出现有力下顿,作钓时出现这两种漂相要立即抬竿刺鱼。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初冬钓鲫鱼实用技巧,初冬钓鲫鱼的四大要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884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钓鲫鱼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