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蓝靛果几年可结果?怎样种植?市场前景如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998
内容摘要:蓝靛果又名羊奶子、黑瞎子果、山茄子果、蓝果等。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味道酸甜可口,食用及药用价值较高。那么,蓝靛果几年可结果?怎样种植?市场前景如何?蓝靛果几年可结果?蓝靛果野生苗移栽分两种方式,一种带枝移栽,另一种平茬移栽。带枝移栽在秋季进行,成活率达95%以上,第2年可开花结实。平茬移栽在春季进行,隔年可开花结实。蓝靛果怎样种植?适时栽种季节:春、秋两季都可以栽植。春季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进行栽植。秋季在封冬之前进行栽植。整地:全面整地或穴状整地。在较好的地块实行全面整地,

蓝靛果又名羊奶子、黑瞎子果、山茄子果、蓝果等。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味道酸甜可口,食用及药用价值较高。那么,蓝靛果几年可结果?怎样种植?市场前景如何?

蓝靛果几年可结果-摄图网

蓝靛果几年可结果?

蓝靛果野生苗移栽分两种方式,一种带枝移栽,另一种平茬移栽。带枝移栽在秋季进行,成活率达95%以上,第2年可开花结实。平茬移栽在春季进行,隔年可开花结实。

蓝靛果怎样种植?

适时栽种

季节:春、秋两季都可以栽植。春季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进行栽植。秋季在封冬之前进行栽植。

整地:全面整地或穴状整地。在较好的地块实行全面整地,深翻25厘米,并要耙细,平整,拣去树根、石块等杂物。苗木栽植后,前三年可间作矮棵作物,如大豆、药材等。在较差的地块实行穴状整地,规格要长80厘米×宽80厘米×深25厘米,并要粉碎土块,拣出树根、石块等杂物。

苗标:要选育良种育出的壮苗,苗木要健壮,根系发达,芽眼饱满,大小整齐的1级苗木。苗高要求25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主根长25厘米以上,侧根多于10个。庇荫树种以白桦、赤杨为佳或果树(小乔木),树高要求3米以上,胸径2厘米-3厘米,主侧根发达完好。

密度:成林的蓝靛果株丛高1.5米-2.0米左右,冠幅可达2.0米-2.5米左右,根据这个标准,为保证果树通风、光照、株行距应为4.0米×4.0米,每625穴/公顷较比较适宜。蓝靛果生长上方需一定庇荫树,要求郁闭度0.2-0.3,庇荫树的株行距为10米×10米,每100株/公顷左右。

定植株数:每穴定植9株,呈3×3状,株间距20厘米,栽植时要扶正、踏实、深浅适中,不窝根、浇透水。这样能较快形成旺盛株丛,有利多结实,达到丰产丰收。

品种管理

灌水排水:蓝靛果栽植成活后,每年开春后,入冬前土壤含水量不足40%时应即使浇灌,以保证对水的要求。同时对低洼地有积水的要及时排除。

施肥:蓝靛果具有喜肥的特点,所以当土壤肥力减退时要以农家肥为主,忌用化肥,以保证果实绿色食品的纯度性。

除草:栽植当年要进行除草、松土二次,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年对影响上呢各种哪个的高棵灌木杂草割除一次。

平茬割条:蓝靛果萌生力强,为使株丛增加新的枝条,在栽植成活的第二年冬天(三九天)对株丛进行平茬,要求茬高5厘米-10厘米。翌年春发出较多的新枝,按照留优去劣的原则,每株保留健壮枝条6个,其于割除,使每株丛枝条可达50左右的结果枝。

修剪整形:株丛定干后,每隔2-3年要进行一次修剪整形。通过修剪,清除徒长枝、病枝、枯枝和过密枝,以保持株丛内枝干的合理结构,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促进生长结实,保证高产稳产。

庇荫树:庇荫树的栽植是为蓝靛果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搞好扶育管理,使其达到庇荫树一般枝高不得低于3.0米,郁闷度要始终保持在0.2-0.3之间,过大时应及时对冠枝进行疏截。

蓝靛果市场前景如何?

蓝靛果因其潜在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商用价值,是一种世界珍稀的、纯天然的、绿色的、野生的可食用浆果,具有极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开发蓝靛果保健品,其附加值更高,因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把蓝靛果加工成宇航员专用的饮料。国内外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科研人员,早已看中蓝靛果的美好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并已获得可喜的成果。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一方面改进现有加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便之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和产业化,打造出企业的名牌产品,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进一步做好蓝靛果的深加工研究工作,开发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营养滋补品和药品等系列产品,使特种果品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其前景将更加广阔。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蓝靛果几年可结果?怎样种植?市场前景如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80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