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草珊瑚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种植效益怎么样?如何种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5  浏览次数:8996
内容摘要:草珊瑚,俗称满山香、观音茶、九节花、接骨木等。其形态秀丽、四季馨香,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那么,草珊瑚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种植效益怎么样?如何种植?一、草珊瑚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据了解,市面上的草珊瑚在8-17元左右一斤。 全株供药用,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抗菌消炎。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阑尾炎、盆腔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闭经、创口感染、菌痢等。还用以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有缓解、缩小肿块、延长寿命、改善自觉症状等功效,无副作用。二、草珊

草珊瑚,俗称满山香、观音茶、九节花、接骨木等。其形态秀丽、四季馨香,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那么,草珊瑚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种植效益怎么样?如何种植?

一、草珊瑚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

据了解,市面上的草珊瑚在8-17元左右一斤。 全株供药用,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抗菌消炎。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阑尾炎、盆腔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闭经、创口感染、菌痢等。还用以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有缓解、缩小肿块、延长寿命、改善自觉症状等功效,无副作用。

草珊瑚-自制

二、草珊瑚种植效益怎么样?

草珊瑚第一年种下,第二年就可以采收。这些一米多高的都可以采收了,年初新种下的在那边。”种植户卢先生说,草珊瑚亩产750-800公斤,从第三年开始逐年增产,最高可达1500公斤;鲜品每公斤3元,干品则高达8元;第一年投入1500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只用投入400元的维护和采集费用。卢挺平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种植草珊瑚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只需要每亩10-20元。以草珊瑚每亩收鲜品1500公斤来算,减去成本,一年有3000-4000元收入。

三、草珊瑚如何种植?

1、移栽补苗:草珊瑚种子和扦插繁殖的苗木,一般在当年11~12月或翌春2~3月起苗移栽。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20×30厘米定植,并浇透定根水。成活后,需及时加强田间管理。移栽后要及时查苗,如发现死苗缺株,要带土补栽,确保全苗。

2、中耕排灌:草珊瑚苗期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并适当进行中耕松土。一般每年中耕3~4次,保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定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浇水。多雨季节,如田间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免引起烂根。

3、合理追肥:草珊瑚喜肥,一般每年春、夏两季各追肥1次,每亩施用硝酸铵或尿素6~7千克,氯化钾2~3千克,对水浇施。冬季结合培土,施1次农家肥,将栏肥或沤肥施于植株根际,提沟边泥土覆盖肥料,既可保温防寒,又可促进翌春植株早生快长。

4、间作遮荫:草珊瑚耐阴性强,喜漫射光,所以宜选常绿阔叶林下种植。如在无荫蔽条件的山坡、排田种植,可在田间间作玉米等高秆作物,利用高秆作物适当遮荫。通过对间作作物的管理,既可促进草珊瑚的生长,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5、病虫防治:草珊瑚刚从野生转为家种,抗病虫能力较强,目前尚未发现为害较重的病虫害,无需防治。但如果田间遮荫条件差、在阳光强烈的夏季,会出现叶片灼伤现象,叶尖或叶绿出现斑枯,严重的全叶枯焦。可采用灌水降温、改善遮荫条件等措施,以减轻为害。

6、采收加工:草珊瑚叶片有效成分含量比根、茎高,在生长期中可将植株下部浓绿的老叶摘下晒干或直接加工成浸膏。秋季将植株从离地面5~10厘米处割下,洗净晒干即可入药。亦可直接加工成浸膏,交制药厂作为生产中成药的原料。一般定植当年,每亩可产干品200~300千克,以后产量可逐年增高,最高每亩可产600千克以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草珊瑚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种植效益怎么样?如何种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