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茶白星病怎么防治?症状有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5  浏览次数:8655
内容摘要:一、茶白星病的症状1、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然后逐渐扩展成直径1-2毫米大小的灰白色圆斑,中间凹陷,边缘呈深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2、湿度大时,病部散发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从数十个到数百个,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导致叶片变形或卷曲。3、叶脉染病叶片扭曲或畸形,嫩茎染病病斑为暗褐色,后为灰白色,病部也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长度明显缩短,百芽重减少,对夹叶增多,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二、茶白星病的病原1、茶白星病的病原是茶叶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球形成扁球形,大小32-80&time

茶白星病怎么防治?症状有哪些

一、茶白星病的症状

1、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然后逐渐扩展成直径1-2毫米大小的灰白色圆斑,中间凹陷,边缘呈深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

2、湿度大时,病部散发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从数十个到数百个,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导致叶片变形或卷曲。

3、叶脉染病叶片扭曲或畸形,嫩茎染病病斑为暗褐色,后为灰白色,病部也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长度明显缩短,百芽重减少,对夹叶增多,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

二、茶白星病的病原

1、茶白星病的病原是茶叶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球形成扁球形,大小32-80×32-80(微米),暗褐色,顶端具乳头状孔口,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单胞无色,大小3-5×2-3(微米)。

2、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长出白色菌丝,后变为黑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菌丝生长温限2-25℃,适温为18-25℃,高于28℃则生长停止,光照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三、茶白星病的传播

1、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病茎中越冬。

2、第二年春茶树初期,分生孢子器释放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在湿度适宜时侵入幼茎叶,经1-3天潜育,开始形成新的病斑,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多次重复再侵入,导致病害不断扩大蔓延。

3、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气温为16-24℃,相对湿度超过80%容易发病,气温超过25℃不利于发病。

4、每年主要在春、秋两季发病,5月是发病高峰。

5、高山茶园或缺肥贫瘠茶园、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采摘过度、茶树衰弱的发病重。

四、茶白星病的防治

1、分批采茶,及时采茶可减少该病的侵染,减轻发病。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肥料,增施复混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3月底至4月上旬春茶初展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白星病怎么防治?症状有哪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773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茶白星病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