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杜鹃花的产地分布,和杜鹃花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4  浏览次数:8719
内容摘要:一、杜鹃花的产地分布1、杜鹃花产自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2、中国江西、安徽、贵州省以杜鹃花为省花。3、以杜鹃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7、8个,如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4、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二、杜鹃花的产地环境1、杜鹃花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土中生长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经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2、杜鹃花性喜欢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

杜鹃花的产地分布,和杜鹃花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一、杜鹃花的产地分布

1、杜鹃花产自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中国江西、安徽、贵州省以杜鹃花为省花。

3、以杜鹃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7、8个,如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

4、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二、杜鹃花的产地环境

1、杜鹃花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土中生长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经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2、杜鹃花性喜欢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怕冷,生长适温从12℃到25℃,夏天气温超过35℃,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

3、杜鹃花夏天要注意防晒,冬天要注意保温防寒。避免暴露在阳光下,适合在光强度小的散射光下生长,光强,嫩叶容易烧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植物死亡。

4、冬季露天栽培杜鹃花应采取防寒措施,确保安全越冬。在观赏类杜鹃花中,西鹃花的抗寒能力最弱,气温低于0℃容易产生冻害。

三、杜鹃花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世界杜鹃属物种有900多种,近一个世纪来,世界上已有近万种园艺品种,中国从1920年代到30年代从日本欧美等国引进杜鹃种植,也有少量通过杂交种植新品种,杜鹃花分为五大品种,即春鹃品种、夏鹃品种、西鹃品种、东鹃品种、高山杜鹃品种。

1、春鹃

春鹃花原产中国,在马来半岛和亚洲南部高山也有分布。中国四川、云南、贵州山区常绿杜鹃花种类极为丰富,落叶杜鹃花从东北分布到华南。天然群落分布在高山上,生长在阴坡上,属于半阴性植物。杜鹃花喜欢凉爽的气候,空气湿度大,酸性的土壤,但不耐积水的地方。

2、夏鹃

夏鹃在春天长枝叶,5~6月初时才会开花,所以被称为夏鹃,夏鹃的主要品种被称为高月杜鹃、5月杜鹃。

3、东鹃

东鹃是日本的石岩杜鹃的变种及其多种杂交的子孙,从日本引进,因与西方杜鹃相对应而被称为东鹃。在东鹃花期的春天,有些地方把它们放在春天的布谷鸟里。

4、西鹃

西鹃的花朵艳丽,是受欢迎的种类,特别是比利时杜鹃,因为它是由欧美杂交的园艺栽培出来的品种,所以被称为西洋鹃,也被称为西鹃。日本在1892年引进后,西鹃的品种名称被翻译成日文,所以中国从日本引进的品种仍然用日文翻译。与此同时,中国在西鹃的杂交中也培育了一些新品种,因此,中国的西鹃品种大约有200-300种。

5、高山杜鹃

高山杜鹃是杜鹃花科高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株高1~3米,枝粗,叶丛枝顶,厚革质,长6~12厘米,宽2~5厘米。在4~5月时候会开花,花型以套瓣、重瓣为主,也有少量单瓣,花期约1个月。花色有白、粉、淡、桃、黄等。一般生长在海拔600-800米的山野之间,适应性强,经过人工驯化、培育,有望成为园林绿地中的常绿观赏植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杜鹃花的产地分布,和杜鹃花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757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杜鹃花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