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农村常见的漆姑草、粘人草和蒲公英市场价格多少钱?它们有什么特征和功效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714
内容摘要:农村地大物博,有很多在城里见不到的动植物,路边随处可见的小草可能就能药食两用,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农村常见的漆姑草、粘人草和蒲公英市场价格多少钱?它们有什么特征和功效作用?一、漆姑草1、特点特征漆姑草的别名有星宿草、瓜槌草、珍珠草等,株高一般不会超过20cm,现在还有很多农民朋友把它当喂猪草使用。漆姑草成分有挥发油、皂甙和黄酮等,可以全草入药。2、功效介绍漆姑草其实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杀虫止痒、凉血解毒等功效;漆姑草还能用来治疗龋齿、鼻炎、漆闯、跌打损伤等病症。3、市场利润因为漆姑草都是野生的,目前

农村地大物博,有很多在城里见不到的动植物,路边随处可见的小草可能就能药食两用,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农村常见的漆姑草、粘人草和蒲公英市场价格多少钱?它们有什么特征和功效作用?

漆姑草市场价格-摄图网

一、漆姑草

1、特点特征

漆姑草的别名有星宿草、瓜槌草、珍珠草等,株高一般不会超过20cm,现在还有很多农民朋友把它当喂猪草使用。漆姑草成分有挥发油、皂甙和黄酮等,可以全草入药。

2、功效介绍

漆姑草其实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杀虫止痒、凉血解毒等功效;

漆姑草还能用来治疗龋齿、鼻炎、漆闯、跌打损伤等病症。

3、市场利润

因为漆姑草都是野生的,目前在市面上的价格一般在20~60元一斤左右,而且只有每年的四五月份才能采摘,算是一种稀罕货。

二、粘人草

1、特点特征

我相信这种植物很多农民朋友都不陌生,小时候在田野间奔跑玩耍回来,衣服上,裤子上就会沾满这种小刺,而且又黑又硬,很难拍掉,非得用手一个一个扯下来。而且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它还是农田里的一种杂草,会与农作物抢夺水分、阳光,从而影响到农田作物的生长。

粘人草的学名其实叫鬼针草等,还有的地方也叫它“虾钳草”或者“蟹钳草”,其实鬼针草也有它好的地方,下面在功效介绍中我们一起来看看。

2、功效介绍

粘人草其实算是民间一种常见中草药材,全草都可以入药,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

平时可以采摘一些鬼针草回来晒干后,自己留一些备用泡茶喝,以预防疾病;

可以用它来治疗阑尾炎、胃炎、肠炎、喉咙肿痛等病症,对血压还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3、市场利润

鬼针草在国内南方地区的农村里几乎都有分布,晒干后的鬼针草在浙江一些农贸市场上经常有农民摆摊卖,五块钱就能够买二两左右,有很多市民都会购买。

蒲公英-摄图网

三、蒲公英

1、特点特征

蒲公英这个植物还真不好说,之前就是随处可见的野草,现在很多农民朋友都开始大面积种植起来。

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花果期在4-10月,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别名又叫做婆婆丁、华花郎、黄花地丁等。

2、功效介绍

有人说蒲公英是“药草皇后,春天用蒲公英泡水喝可以预防感冒、保护眼睛、养肝护肝等;

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降血脂等作用;

适用于疔疮肿毒、湿热黄疸、感冒发热、目赤咽痛、乳痈等病症。

3、市场利润

蒲公英近两年来身价倍增,往年蒲公英的平均行情也就每亩3000元左右,但是去年开始有不少地方的蒲公英亩收益高达万元,蒲公英种子更是连续上涨到800元一斤左右。不过小编不建议大家盲目跟风种植或者扩大面积,毕竟谁知道种植面迅速扩大后,价格会不会跟着大跌呢?

农村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药材宝库,只是很多农民朋友对某些知识还有所欠缺,只要大家多多了解,相信还会在农村野外发现更多值得被探索奥秘的“野草”,而有些野草往往只因为生长在不应该生长的农田上被人忽略,其实它们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药用价值。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村常见的漆姑草、粘人草和蒲公英市场价格多少钱?它们有什么特征和功效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75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