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马蜂种类名称及图片大全,附黄边胡蜂分布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0  浏览次数:81635
内容摘要:一、金环胡蜂金环胡蜂别称中华大虎头蜂、人头蜂等,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胡蜂,雌蜂体长约30-40毫米,雄蜂体长约34-38毫米,头部为橙黄色,胸部几乎全黑。因为分布地域不同,常见的有金环胡蜂(指名亚种,包括黄金环胡蜂、红金环胡蜂、黑金环胡蜂、大金环胡蜂等)、日本大黄蜂、台湾大虎头蜂等亚种。二、黑尾胡蜂黑尾胡蜂别称黑尾虎头蜂、双金环虎头蜂等,是马蜂中体型靠前的种类,雌蜂体长约24-36毫米,雄蜂体长约30-32毫米,腹部后半段全黑,因此得名。黑尾胡蜂有勤黑尾胡蜂、懒黑尾胡蜂之分,其中勤黑尾胡蜂胆子大,蜂巢规模大

马蜂种类名称及图片大全,附黄边胡蜂分布地

一、金环胡蜂

金环胡蜂别称中华大虎头蜂、人头蜂等,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胡蜂,雌蜂体长约30-40毫米,雄蜂体长约34-38毫米,头部为橙黄色,胸部几乎全黑。因为分布地域不同,常见的有金环胡蜂(指名亚种,包括黄金环胡蜂、红金环胡蜂、黑金环胡蜂、大金环胡蜂等)、日本大黄蜂、台湾大虎头蜂等亚种。

二、黑尾胡蜂

黑尾胡蜂别称黑尾虎头蜂、双金环虎头蜂等,是马蜂中体型靠前的种类,雌蜂体长约24-36毫米,雄蜂体长约30-32毫米,腹部后半段全黑,因此得名。黑尾胡蜂有勤黑尾胡蜂、懒黑尾胡蜂之分,其中勤黑尾胡蜂胆子大,蜂巢规模大,懒黑尾胆子较小,蜂巢规模小。

三、黄腰胡蜂

黄腰胡蜂别称黄腰虎头蜂、大褐胡蜂等,是马蜂中体型较大的种类,雌蜂体长约25-30毫米,雄蜂体长约26-28毫米,腹部前半段为鲜黄色,后半段为黑色。黄腰胡蜂毒性比金环胡蜂小,因为其活动范围和人类多有重叠,所以在众多马蜂中蛰人致死最多的为黄腰胡蜂。

四、黑盾胡蜂

黑盾胡蜂别称洋鬼子、黄胡蜂、大黄蜂等,是马蜂中体型较大的种类,雌蜂体长约20-28毫米,雄蜂体长约22-26毫米,中胸背板全黑,腹部几乎全黄色。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河北、陕西、四川、浙江等地分布最为集中。黑盾胡蜂以植物花蜜、松毛虫等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

五、黄脚胡蜂

黄脚胡蜂别称黄脚虎头蜂、墨胸胡蜂等,是马蜂中体型较大的种类,雌蜂体长约20-26毫米,雄蜂体长约22-26毫米,各脚前半段为黄色或黄白色。黄脚胡蜂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在我国以云贵川等地比较集中,清明节前后在土洞、树洞等隐蔽处筑巢,待群势壮大后再迁移到周围的树干、房屋、岩石等地。

六、长脚胡蜂

长脚胡蜂为长脚胡蜂属多种马蜂的统称,主要有黄长脚胡蜂、家长脚胡蜂、褐长脚胡蜂等,黄长脚胡蜂和家长脚胡蜂比较常见。长脚胡蜂种类不同,体型和外观也不同,如黄长脚胡蜂的体色多呈鲜黄色,体长约18-23毫米;家长脚胡蜂体色多呈橙褐色,体长约17-22毫米。

七、黄边胡蜂

黄边胡蜂别称欧洲黄蜂、欧洲胡蜂等,是马蜂中体型较大的种类,雌蜂体长约22-30毫米,雄蜂体长约24-28毫米,头部除额部颜色较深外,其余地方呈桔黄色。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陕西、山东、山西、浙江、四川等地。另外,黄边胡蜂除保护蜂巢或自卫时,其余时候一般不会带有攻击性。

八、黑纹胡蜂

黑纹胡蜂别称拟大虎头蜂、拟金环胡蜂等,是马蜂中体型较大的种类,雌蜂体长约24-32毫米,雄蜂体长约25-28毫米,外形酷似金环胡蜂,体型比金环胡蜂稍小。黑纹胡蜂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并筑巢于低矮的灌木丛中。

九、洞夜胡蜂

洞夜胡蜂别称大夜蜂、洞夜蜂等,是马蜂中体型较大的种类,雌蜂体长约29-38毫米,雄蜂体长约28-35毫米,全身被长绒毛,一般在晚上出巢觅食。洞夜胡蜂体型略小于金环胡蜂,但是毒性强于金环胡蜂,其毒性在所有马蜂中排名靠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马蜂种类名称及图片大全,附黄边胡蜂分布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656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马蜂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