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中华竹鼠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6  浏览次数:8329
内容摘要:中华竹鼠简称竹鼠,又名竹根鼠、竹根猪、竹狸、芒狸、竹鼬、茅根鼠、芭茅鼠,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动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华竹鼠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一、
中华竹鼠简称竹鼠,又名竹根鼠、竹根猪、竹狸、芒狸、竹鼬、茅根鼠、芭茅鼠,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动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华竹鼠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

一、饲养管理

1、选择场地。场地应选择通风较好,座北朝南;冬暖夏凉,附近竹子,芒杆资源较丰富地方。
2、鼠池建造。室内用红砖水泥砌成50×50×70厘米饲养池(每平方米可养10只)池内建设15×10厘米排粪窗,每2厘米放1条6毫米小铁枝,也可以利用旧房结合实际合理布局。
3、饲养。竹鼠主食是各类竹子、芒杆、玉米叶子,除去生水(凉干)作为主食,每天只喂二餐(食量少),早上8时左右喂一次1:9的饭糠(米饭1:玉米粉或米糠9开水拌湿),玉米粉,或米糠,每条鼠0·3—0·7两(视芒鼠大小而定和吃饱不浪费为原则),傍晚5时左右(隔8—9小时)喂一次相当于鼠长两倍新鲜、卫生的芒杆一节(约1·5两)或等量的竹子等食料(切勿喂水)。每天清理一次,保持池内干爽清洁。
4、适应性。竹鼠适应性较广,可在0℃—30℃的室温下正常生长,室内温度超过35℃时需降温,而低于6℃以下要想办法保温。

二、生长繁殖

竹鼠繁殖力强,每只母鼠年可产仔3—4窝,每窝2—8只不等,幼鼠饲养5—6个月即可长至1—1·5公斤,8个月后可进行交配繁殖。
1、性成熟与发情。竹鼠在7—8个月龄性成熟,母鼠发情有周期性,发情表现:躁动不安,阴部潮红和张开,排尿频繁或鸣叫,公鼠发情表现:情绪急躁,爬栏舍,咬铁磨牙,阴茎常伸出,食欲减退,追逐发情母鼠。由于竹鼠具有刺激排卵的特点,所以繁殖必须采取复配(首配2至3天)才能提高受孕率。
2、配种方法。一公一母定时配种,按1:4的公母比例选配,将发情母鼠放进公鼠栏舍内,交配后放回原处,连续两天,配种时间夏、秋季在上午8—10时和下午6—9时,冬、春季上午9—10时和下午2—4时为宜。
3、妊娠和产仔。母鼠最后一次配种至产仔这段时间为45天。母鼠受孕后不得再接受交配,母鼠产仔后1—2天,体质弱,食欲差,需要补充营养,可适当多喂精料,这对幼鼠成活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应在哺乳期加强对母鼠饲养管理,保证营养的供给,仔鼠在出生后至10日龄,由母乳哺育生长,对仔鼠不需特别管理,到45日龄时要断乳,个别生长差的可以迟几天,断乳的幼鼠可按性别、体质、日龄另栏饲养。每栏可养10—15只。

三、疾病防治

野生竹鼠由于抗病力强,故疾病很少,但下列疾病较为常见:
1、胃肠炎:发病原因为吃了不清洁或腐败变质,含生水多的饲料。治疗方法:每次内服0·2克土霉素,拌饲料喂养,每日2次,幼鼠减半。
2、感冒:发病原因是气温突然下降或窝室潮湿,体质弱等。治疗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竹鼠体质,对病鼠可内服阿斯匹林,每次半片,幼鼠减半。
3、如发现有鼠虱时,可清理场所,用神奇药笔或黑旋风杀虫水杀灭。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中华竹鼠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中华竹鼠肉味鲜美,低脂肪,高蛋白,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铁、锌营养物质,而皮毛可以深加工开发。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华竹鼠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786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