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菊科蜂斗菜怎么播种繁殖?有什么作用?病虫害及其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2  浏览次数:8722
内容摘要:蜂斗菜,别名叫做冬花、款冬,那么蜂斗菜怎么播种繁殖?有什么作用?病虫害及其防治?据资料了解,蜂斗菜是喜欢阴凉环境的植物,要求空气湿润一些。选择土壤的时候一般是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注意不要太过干燥。养殖蜂斗菜的时候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但是夏季的时候温度不要太高,注意不要超过35℃。在种植的时候,需要事先进行施肥,才能使其长得更好。一、蜂斗菜怎么播种繁殖?土壤栽培蜂斗菜时要选择半阴半阳、湿润、含有丰富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土壤的排水性要好。栽培地点选择好之后,可以施加基肥,对土壤进行深翻、细整。中耕除草在春季

蜂斗菜,别名叫做冬花、款冬,那么蜂斗菜怎么播种繁殖?有什么作用?病虫害及其防治?据资料了解,蜂斗菜是喜欢阴凉环境的植物,要求空气湿润一些。选择土壤的时候一般是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注意不要太过干燥。养殖蜂斗菜的时候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但是夏季的时候温度不要太高,注意不要超过35℃。在种植的时候,需要事先进行施肥,才能使其长得更好。

一、蜂斗菜怎么播种繁殖?

土壤

栽培蜂斗菜时要选择半阴半阳、湿润、含有丰富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土壤的排水性要好。栽培地点选择好之后,可以施加基肥,对土壤进行深翻、细整。

中耕除草

在春季进行播种时,四月上旬左右会长出小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时可以同时进行补苗。这时候的小苗根系生长比较缓慢,要进行浅松土,避免伤到小苗的根系。

在六七月间小苗已经出齐,根系也得到了良好的生长,这时可以进行第二次中耕。

在九月上旬时植株地上的茎叶逐步停止生长,花芽也开始分化,这时可以进行第三次中耕,保持没有杂草。

间苗

在四月底五月初幼苗出齐后,可以根据出苗情况适当进行间苗,留下强壮的小苗,除去弱小的植株。

追肥培土

蜂斗菜在生长的前期不需要进行追肥,避免生长过旺。在生长的后期要加强追肥管理,追肥要结合松土,一面覆盖肥料,一面向植株的根部培土,可以保持土壤的肥效。

浇水

蜂斗菜怕旱也怕涝,在春季干旱时要连续浇水两到三次,在雨季到来的时候要做好排水的准备。

剪叶通风

蜂斗菜在六到八月为盛叶期,叶片太茂密,通风透光不良会影响植株花芽的分化,还会导致病虫害发生。这时要清理重叠的叶子,最好用剪刀进行修剪,用手掰扯时要避免伤害植株的基部。

二、有什么作用?

1、排毒作用

首先是能够排除一些体内的毒物,能够治疗被蛇咬之后中毒的情况,对人体内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排出。

2、杀菌作用

蜂斗菜含有一种元素,这种元素能够缓解痉挛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能消灭口中的一些菌类,同时能够促进气管中的纤毛运动,治疗气管中黏液的分泌,降低易咳嗽痰多的现象,还可以治疗气管炎等病症。

3、止痛作用

蜂斗菜是一种凉性植物,味道发苦,但是它能够帮助缓解毒素清除体内的淤伤,消除跌打损伤造成的肿胀疼痛的效果,对于扁桃体发炎、跌打损伤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4、抗毒作用

蜂斗菜中有咖啡酸这种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的繁衍,减弱它们的活性,有效治疗脸上的痘痘,不只是这样,还能治疗感冒发炎。对于葡萄球菌、痢疾杆菌这类的病菌都有比较好的控制作用。而且,它还能对糖尿病性引起的白内障症状进行治疗。

5、禁忌事项

虽然说蜂斗菜的好处比较多,但是也不能任何情况都进行使用,对于一些脾胃比较虚寒,大便比较稀的人群来说,最好不要过多的涉及这种植物。

三、病虫害及其防治?

蜂斗菜的褐斑病及其防治

褐斑病症状:褐斑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叶片上的病斑呈圆形或者近圆形,夏季是发病的集中期。

褐斑病防治:把染病的病残株去除,在发病初期可以用波尔多液喷洒,七天到十天为期喷洒一次,连续喷数次。

蜂斗菜的枯叶病及其防治

枯叶病症状:主要危害植株的叶子,病斑从叶缘向内延伸,病斑为黑色的不规则斑点,叶子染病后会变得质脆,导致叶子局部或者全叶干枯,还会蔓延至叶柄。

枯叶病防治:清除染病的枯叶,喷洒波尔多液。

蜂斗菜的蚜虫及其防治

蚜虫症状:蚜虫会吸食植株的茎叶汁液,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茎叶发黄。

蚜虫防治:在冬季时进行清园,把枯死的植株和落叶进行深埋或者烧毁。在发病的初期喷洒杀螟松,七天到十天为期进行喷洒。

蜂斗菜的白绢病及其防治

白绢病症状:染病的小苗或者成株在根茎部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病斑蔓延后会形成白色的小菌核,逐渐变成深褐色。

白绢病防治: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在高燥地块种植;可以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进行防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菊科蜂斗菜怎么播种繁殖?有什么作用?病虫害及其防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6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