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海棠果(八棱海棠)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769
内容摘要:海棠果又叫八棱海棠等,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果,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着比较广泛的种植,种植经济效益还不错,但很多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那么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海棠果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吧:一、海棠果的种植方法1、整地施肥为了提高海棠果的存活率,土壤可选在无积水、阳光充足、向阳和土壤肥力相对充足的偏酸性沙质壤土中种植,同时进行精细整地和按照一定距离挖穴,再在穴中倒入充足的农家肥混合少量复合肥作为底肥肥料,最后在穴中填入少量细土即可等待栽种了。2、科学种植海棠果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4-10月

海棠果又叫八棱海棠等,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果,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着比较广泛的种植,种植经济效益还不错,但很多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那么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海棠果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吧:

一、海棠果的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

为了提高海棠果的存活率,土壤可选在无积水、阳光充足、向阳和土壤肥力相对充足的偏酸性沙质壤土中种植,同时进行精细整地和按照一定距离挖穴,再在穴中倒入充足的农家肥混合少量复合肥作为底肥肥料,最后在穴中填入少量细土即可等待栽种了。

2、科学种植

海棠果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4-10月左右,种植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三种,其中种子繁殖生长速度慢所以一般只用于育苗,因此最常采用的种植方法是分株和嫁接方式,这样种植的生长速度更快,且目前嫁接种植方式比较完善,因此种植的成活率较高。

3、合理密植

定植密度和种植地土壤肥沃程度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在一般情况下坡地种植密度按3-4m的行间距,2.5-3.5m左右的株间距进行定植,平地则一般按照4米行间距,3米株间距密度定植,定植时要注意授粉树搭配比例,因为这能直接影响到授粉成功率和产量。

4、田间管理

海棠果整个生活过程中每年都需进行多次中耕除草和松土培土来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海棠树根系和枝叶的生长,因为海棠树它是一种非常怕涝的植物,所以浇水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另外在海棠生长阶段中,一般每15-20天左右就需追施肥农家肥或有机肥一次,等海棠花开花时可增施磷钾肥和适量氮肥以防树枝老化,等果实采收后要施养护肥来保证来年产量,最后在海棠果生长过程中还需不断修剪枝叶来保持合理光照和通透性。

5、病虫害防治

为了提高产量,在海棠果生长期间需防治病虫害,一般主要病害为锈病、炭疽病和霉心病,分别可使用氟硅唑水分散剂、多氧霉素和生菌素加硼砂防治,主要虫害为虫蚜虫和蓟马,在并发初期可用多菌灵混加吡虫啉和啶虫脒水散剂进行防治,另外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田间的管理工作。

二、海棠果种植过程中注意事项

1、种植海棠果首先要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以防有残留农药与病虫菌引发药害病害,其次在使用扦插种植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植面积合理控制扦插间距,如有充足营养可适当密植,尽量将土壤利用率提到最高。

2、海棠果树形较大且产量较多,因此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大,注意进入开花期时可在肥料中适当添加钾肥来防止枝条衰老,并且由于海棠果可连续采收的,因此每采收一次就需要追次肥以便为后续新果提供足够营养来保证第二年生长发育,如果遇到干旱无水的天气要及时浇水,但也要注意水分用量不宜过量以免抑制果树根部的呼吸和阻碍根部营养吸收运输。

3、注意海棠果采收时间要在果实开始变红时候进行采摘,虽还未完全成熟,但在贮藏过程中可适当催熟,如果是已经成熟的果实贮藏时要使用保鲜剂浸泡果实以免果实腐烂。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海棠果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相关介绍了,种植户们在种植时可参考以上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来种植,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海棠果(八棱海棠)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4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