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天然抗生素”荠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和蒲公英有什么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2  浏览次数:8500
内容摘要:俗话说“三月三、荠菜赛仙丹”,可见荠菜不仅是种美味佳肴,还是灵药一方,能有效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在三月三这天和鸡蛋一起煮着吃,以沾上更多的财气,那荠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和蒲公英有什么区别?一、荠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1、荠菜的营养价值:荠菜的营养价值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蛋白质2.9g胡萝卜素1.77mg脂肪0.4g维生素B10.06mg粗纤维2.2g维生素B20.14mg糖类4.3g维生素pp0.3mg钾328mg维生素C0.41mg钙245mg维生素E0.57

俗话说“三月三、荠菜赛仙丹”,可见荠菜不仅是种美味佳肴,还是灵药一方,能有效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在三月三这天和鸡蛋一起煮着吃,以沾上更多的财气,那荠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和蒲公英有什么区别?

荠菜-摄图网

一、荠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1、荠菜的营养价值:

  荠菜的营养价值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蛋白质 2.9g 胡萝卜素 1.77mg
脂肪 0.4g 维生素B1 0.06mg
粗纤维 2.2g 维生素B2 0.14mg
糖类 4.3g 维生素pp 0.3mg
328mg 维生素C 0.41mg
245mg 维生素E 0.57mg
4.7mg 食物纤维 1.7mg/100g
0.63mg    

2、荠菜的功效有哪些?

功效一:缓解疲劳:荠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和抗坏血酸,能使大脑中的含氧量增加,消除疲劳。

功效二:帮助消化:荠菜中含有特殊的香味和食用纤维,能使人增进食欲,快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功效三:解毒消肿:芥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能有效帮助人体吸收,排除毒素,快速愈合伤口,以达到消肿的作用。

3、荠菜的作用有哪些?

作用一:促进子宫收缩:荠菜中含有类似麦角的作用,里面所含的醇提取物,有催产素样的子宫收缩作用。

作用二:止血作用:荠菜中含有荠菜酸,能有效治疗子宫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作用三:保护心血管作用:荠菜中含有胆碱,能有效血压,保护心血管。

作用四:其他作用:荠菜中的营养元素很多,适量食用可有效改善人体睡眠,改善人体不良情绪等。

二、荠菜和蒲公英有什么区别?

 

荠菜和蒲公英的区别
  荠菜 蒲公英
科属 荠菜为十字花科双子叶植物纲白菜花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蒲公英为桔梗目菊科菊苣族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功效 荠菜味甘平,具有止血、改善睡眠、助消化等功效,对子宫出血、牙龈出血、水肿、吐血、月经过多等有一定的疗效。 蒲公英性寒味苦,具有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淋巴腺炎、感冒发热、急性支气管炎、急性结膜炎、胃炎、尿路感染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形态 荠菜叶片呈卵形或长卵形,叶面上有毛,4-6月开花结果,开花时茎高20多厘米。 蒲公英叶边缘呈羽状或波状齿,4-10月开花结果,开出的花呈蛛丝状,白又柔长,风一吹,就会轻轻向四周飘散。

三、荠菜是发物吗?

荠菜是发物,其跟香椿、韭菜一样,过敏者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起红包等现象,所以食用时,过敏者尽量不要食用,若出现过敏现象,也不用太着急,一般两小时以后会自行消退。如若严重,则需前往医院就医。

四、三月三为什么要吃荠菜煮鸡蛋?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是南方地区的一个习俗,具有聚财,沾上财气的寓意,因此,很多人在这天,会去田里摘一把荠菜,然后洗干净,和鸡蛋一起放入锅内煮熟。

用荠菜煮出来的鸡蛋,不仅口感香甜,而且营养价值丰富,能有效改善腰酸、腿疼的病症,所以寓意非常好。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天然抗生素”荠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和蒲公英有什么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14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