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脐橙果树几年结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18  浏览次数:8853
内容摘要:脐橙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甜橙的一类栽培品种。其经济寿命长,果实最适鲜食,营养丰富,鲜果也可榨汁,随榨随饮。那么,脐橙果树几年结果呢?一、脐橙几年结果脐橙果树定植后3-4年才会结果,不过管理好的话会提前结

脐橙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甜橙的一类栽培品种。其经济寿命长,果实最适鲜食,营养丰富,鲜果也可榨汁,随榨随饮。那么,脐橙果树几年结果呢?

一、脐橙几年结果

脐橙果树定植后3-4年才会结果,不过管理好的话会提前结果。一般第三年就能挂果生产,四年以上的成年果树,亩产可达2500-3000公斤,寿命可达40-50年,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二、脐橙繁殖方法

脐橙主要繁殖方法为嫁接。

1、腹接法

腹接是柑橘繁殖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嫁接方法。具体接法是将接穗安插于砧木一侧,要求砧木比接穗粗大。腹接的接穗可以是单芽,也可以是芽苞片。用单芽作接穗称单芽腹接。用芽苞片作接穗称芽苞片腹接。砧木切口距地面10-15cm,选择东南向、光滑一侧作切口。切口的形状有多种,常用的是“门”形和“T”形2种。“门”形切口操作方法是将刀前1/3紧贴于砧木主干,向下推压纵切,由浅至深切开砧木皮层,切口长度比接穗略长,并切掉削开皮层的1/3-1/2,以免砧木切开的皮层包住接穗芽眼,然后将接穗放入切口内,接穗的皮层应对准砧木切口的皮层,接穗的短削面下端与砧木切口底部接触,用薄膜条带将接穗和砧木切口包扎紧。春季及5-6月份腹接时,可作露芽包扎;秋季嫁接时,应将接穗全包在薄膜内。在嫁接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接穗削面、砧木切口和存放接穗用的水清洁,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腹接嫁接时间长。露地嫁接时,除日平均气温12℃以下、日最高气温37℃以上时嫁接成活率较低外,其他时间嫁接成活率都较高。以春季2-6月份,秋季8-10月份嫁接为佳。南亚热带热量丰富,冬季也可嫁接。保护地嫁接,只需将保护地内的温度调至20℃-30℃,就可使嫁接获得满意的成活率。

2、切接法

切接是指嫁接时将砧木接口以上部分切除的嫁接法。切接的接穗用单芽或芽苞片。接穗用单芽称单芽切接,用芽苞片称单苞切接。雨水充沛的地区,嫁接前1-2d在距地面15cm处剪断砧木,使多余的水分蒸发,以免切口因水分过多而霉变。在距离地面10-15cm处,选择东南向平滑的一侧,纵切一刀,切口深达形成层,在砧木切口上部用嫁接刀朝口内斜切断砧木。砧木的断面应光滑,以利于愈合。砧木切口在断面低的一侧。切口长度与接穗类型相关,若接穗用单芽,切口应短于接穗,接穗放入切口后芽露出砧木切口。若接穗用芽苞片,砧木切口与芽苞片应等长,并将砧木切口处切开的皮层削去1/2-2/3,以防皮层包住芽眼。若嫁接的砧木粗壮,用嫁接刀切断砧木困难时,可用修枝剪先剪断砧木,再做切口,将砧木断面用刀修光滑,砧木的切口仍在砧木断面低的一侧。接穗放人切口时注意接穗短削面下端与切口底部紧密接触,砧穗的皮层、形成层应互相对准,然后包扎。接口包扎用长20厘米的塑料薄膜条带,将条带的一端在接口中部捆扎1-2圈后,将长方形薄膜夹在砧木与条带之间,继续包扎,然后将薄膜上端倒折到对侧,扎入条带内,使接口上方形成一个薄膜“小室”,将砧木切口、接穗芽罩在“小室”内,起保温、保湿作用,以提高嫁接成活率。芽萌发至3-5片叶时,剪破“小室”顶端,以免妨碍接穗的抽发、生长。在春季气温稳定上升的地区,可作露芽包扎,但应注意仅留芽眼处的小孔。露芽不当,会影响成活率。

切接法一般只在春季应用。春季气温稳定上升的南亚热带地区,以春季切接为主。通常嫁接成活率可达90%-100%,秋季可出圃。中亚热带地区切接成活率受气温影响较大,一般成活率不稳定。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脐橙果树几年结果?”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878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