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种植前景如何?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31  浏览次数:81143
内容摘要:天南星在各地又有狗爪半夏、独足伞、独脚莲、天凉伞、蛇头蒜、麻芋子、半夏、虎掌、虎掌半夏等别称,其块茎可炮制加工成为中药材,药用价值高。那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种植前景如何?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一、

天南星在各地又有狗爪半夏、独足伞、独脚莲、天凉伞、蛇头蒜、麻芋子、半夏、虎掌、虎掌半夏等别称,其块茎可炮制加工成为中药材,药用价值高。那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种植前景如何?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

一、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

1、镇静安神

天南星煎剂有很好的镇静、阵痛作用,它能够增强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并且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对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有协同作用。

2、抗心率失常

天南星对乌头碱引起的心率失常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它既能够延缓心率失常,有能够缩短心率失常持续的时间。

3、抗炎

天南星能够促进炎性物质的渗出和吸收,对组织水肿起到很好的一直作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天南星还能够通过提高垂体-肾上腺素功能而直接发挥抗炎作用。

中药材天南星

4、抗肿瘤

天那行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能够诱导细胞程序性凋亡。天南星还对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5、抗菌

天南星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鸡大肠杆菌、猪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6、祛痰

天南星煎剂能够显著增加呼吸道粘液的分泌,所以口服天南星反射性的增加气罐或支气管的分泌液,达到祛痰的作用。

天南星的种植前景

二、天南星的种植前景

虽然生天南星有毒,中毒时可致舌、喉发痒后肿大,严重者甚至会窒息而死。但经过炮制的天南星球状块茎可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子宫颈癌等症。外用可治疗疮肿毒、毒蚊咬伤等症。所以,天南星的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紧缺而市场需求又高,人工种植天南星便有了广阔的市场。

天南星的高产种植技术

三、天南星的高产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应选择有荫蔽的地方栽种,如在露阳地种植,应与高秆作物如玉米等间作。土壤宜选湿润、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经耕翻整平后作成1.2-1.5米的宽畦。

2、繁殖方法:生产上主要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种子繁殖:用当年新收的种子,于8月上旬,在整好的畦上,按12-15厘米的行距进行条播,覆土约l.5厘米。温度在20-25℃时,播后约10天即可出苗,翌年苗高5-10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并隔1行去1行,间出的苗可再移到另一块地栽种。由于种子繁殖生长期长,产量不高,故生产上一般多不采用。

(2)块茎繁殖:在秋季10-11月采收时,选无病虫害、健壮完整的中小块茎作种茎,贮放于地窖或室内沙藏,并保持湿度在5℃左右较为适应。翌年4月取出,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5-6厘米深的沟,然后按株距15-20厘米下种。栽时要注意芽头向上,覆土4-5厘米,然后浇水1次。每亩用种茎60公斤左右。

3、田间管理:生长期间要注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应少浇勤浇,并及时松土,雨季注意排水。6-7月,正是生长旺盛期,每亩应追施人粪尿600千克左右;8月再追施豆饼肥60千克,并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块茎的膨大。花期除留种株外,其余花葶可全部摘除。

4、采收与加工:秋季地上部枯黄时采挖块茎,去掉泥土、茎叶及须根,然后装入筐内撞去表皮,用清水洗净,对未撞净的表皮可用竹片刮净。晒干或烘干,即为商品出售。

天南星的药用价值致其经济价值变高,野生资源的减少也让其市场需求更加广阔,感兴趣的种植户们可尝试种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种植前景如何?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772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