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中药鸡血藤价格多少钱一斤?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8  浏览次数:81259
内容摘要:鸡血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中药鸡血藤价格多少钱一斤?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据了解,鸡血藤价格在七块钱左右一斤,不同地区价格会有所不同。鸡血藤如何种植?1、选地整地根据鸡血藤的生长环境可以选择海拔500米以下,排灌方便,背风潮湿的缓坡或者大田作为育苗的苗床地,以土层比较深厚的砂质土壤为宜。于头年冬天把土深翻一遍,把在土壤里越冬的大部分害虫冻死。到了次年每亩用300~500公斤农家肥或者50~1

鸡血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中药鸡血藤价格多少钱一斤?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据了解,鸡血藤价格在七块钱左右一斤,不同地区价格会有所不同。

中药鸡血藤价格多少钱一斤-摄图网

鸡血藤如何种植?

1、选地整地

根据鸡血藤的生长环境可以选择海拔500米以下,排灌方便,背风潮湿的缓坡或者大田作为育苗的苗床地,以土层比较深厚的砂质土壤为宜。于头年冬天把土深翻一遍,把在土壤里越冬的大部分害虫冻死。到了次年每亩用300~500公斤农家肥或者50~10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深翻起陇做苗床,苗床宽度在1.2米,高度20~30公分为宜。整平,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洒消毒,苗床之间及四周挖好排水沟,要求排水通畅,哇沟内没有积水。再用黑色地膜覆盖在苗床上,四周撒上泥土、泥块压实。

2、扦插准备

在鸡血藤新芽萌动前,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木质化枝条做为插条为宜,采集回来的枝条要及时淋水保湿。将枝条截成15-20cm、至少带有2个芽眼的茎段,剪除叶子,枝条基部要斜剪呈45度,顶部剪平,以便于区分头尾。顶部剪口距离芽眼约1厘米。采集到扦插,整个过程最好3到4天内进行完毕。

3、扦插

扦插前用ABT-2号生根剂或者吲哚乙酸类生根剂稀释溶液侵泡20分钟,侵泡深度约3公分(如图2所示)。然后取出晾干基部表皮水分,扦插前先用一条尖锐的木条按行距为15*15公分,以“梅花形”先扎出一个个小孔(“梅花形”可使苗木相互错开有利于光合作用),然后把插条沿着事先扎好的小孔和地面夹角为45度斜插入土,入土长度为整个枝条的三分之二,至少有一个芽眼外露。

约经过10~15天,鸡血藤插条就开始生根发芽。因为有地膜覆盖,土壤水分流失很少,故免除浇水灌溉;黑色地膜吸热保温,比用普通方法扦插提前生根发芽5~10天,黑色地膜透光率不足5%,因此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很难生长,故可免除了前期人工除草。经测算,扦插鸡血藤前期的浇水灌溉、6次人工除草的成本约占全部成本的30%。使用地膜覆盖扦插技术,只需在揭膜后除草1次(节约了5次除草成本),扣除购买地膜成本,比用普通技术扦插育苗节约成本约45%。

4、育苗时间

一般选择2月到5月份之间,最好是清明前后20天左右。此时气温不高,雨水充足,故育苗成活率最高。

5、覆阴浇水管理

扦插后,再往苗床上均匀地喷洒一次水,浇透为宜。然后搭高度为2.5米的荫棚,选用遮光率约60%的遮阳网。嫩苗到10公分时选择阴天的下午喷洒一次叶面肥。90天后,用3%的复合肥喷洒促进嫩苗及根系生长(注意事项:喷洒过后再用清水喷淋一次,避免产生叶面肥药害)。到了六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泥土里面富集二氧化碳形成淤积,容易引起呕根。要及时把地膜揭除,把废弃的地膜集中烧掉以免污染环境。揭膜后,苗床上面的杂草基本上还没有萌发,而此时鸡血藤苗已经开始生长,对杂草已经形成竞争优势。以后视鸡血藤的生长情况人工除草一次或者免于除草,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鸡血藤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1、补血,活血,通络。可治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2、抑制心脏和降低血压作用。

3、抗癌作用。

4、对脂质代谢的调节。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药鸡血藤价格多少钱一斤?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62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