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食用蔬菜番杏如何种植?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8  浏览次数:81111
内容摘要:番杏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云南有栽培,日本、亚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也有。可作蔬菜,含丰富的铁、钙、维生素A和各种维生素B。那么,番杏如何种植?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番杏如何种植?番杏的播种技术1.种子准备:如番杏种子充足,可考虑密播或密植,然后间拔采收,可提高前期产量。番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如番杏种子不足,最好育苗移栽。直播需备种子4~5斤,育苗需种采用穴盘或营养体育苗,减少伤根,需备种1.5公斤。育苗可节省种子,又能提前播种。2.整地作畦:因番杏生长期长,应施足基肥,每亩一万斤有机肥,

番杏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云南有栽培,日本、亚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也有。可作蔬菜,含丰富的铁、钙、维生素A和各种维生素B。那么,番杏如何种植?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食用蔬菜番杏如何种植-摄图网

番杏如何种植?

番杏的播种技术

1.种子准备:如番杏种子充足,可考虑密播或密植,然后间拔采收,可提高前期产量。番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如番杏种子不足,最好育苗移栽。直播需备种子4~5斤,育苗需种采用穴盘或营养体育苗,减少伤根,需备种1.5公斤。育苗可节省种子,又能提前播种。

2.整地作畦:因番杏生长期长,应施足基肥,每亩一万斤有机肥,作畦时应考虑土壤的特性和番杏喜湿怕涝的特点。浇水要方便,排水也要好。如有喷灌设施,可考虑用平高畦,这样灌排水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3.播种方法:露地直播可从4~5月随时播种,但提早播种更能发挥效益,育苗可在3月中旬,4月中下旬定植。4尺畦两行定苗,株距30厘米,5尺畦3行栽培,株距40厘米,每亩定苗3000~4000株。

番杏的田间管理

1.水分:番杏果皮较硬,出苗慢,春季干旱时注意浇水。育苗移栽时,因番杏根系再生难力弱,缓苗很慢,因此也要及时补水,促进缓苗。播种定植晚、光照强、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以防诱发病毒病。植株加速生长要保持土壤湿润,植株生长茂盛,枝叶密集,注意不要过湿,应见干见湿,过于湿润易腐烂,夏季注意防涝。

2.肥料:在施足基肥的条件下,田间管理主要追施化肥为主。苗期少施,旺盛生长时可视情况追施化肥。

3.整枝:番杏本是粗放栽培作物,但经人工栽培,因肥水条件好,生长更加旺盛,但因它生长旺盛,葡匐蔓稀而葡匐,密而直立,很快占满田间。如采收不及时,会使生长过密,侵占采收畦埂,使内部通风不良。脚踩茎蔓造成伤口,通风差而造成腐烂,因而可考虑把葡匐到畦埂茎蔓剪掉,或稀疏畦间茎蔓,以利通风,避免踩伤。

4.采收:植株缓苗后,进入旺盛生长,当株高20厘米时,就可采收嫩尖,侧枝10~15天就会生长出来。露地栽培,番杏的老叶子特别粗糙,没有滑嫩的感觉,因此采收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地栽培因光照弱,而品质较嫩,收获嫩茎尖可长一些。因番杏叶片很厚,生长又快,采收期又长,故而番杏是高产蔬菜,露地栽培可采收5个月,产量在3000~5000公斤。

番杏怎么吃?

番杏营养丰富,全草能入药。番杏的嫩茎叶中含有抗菌素样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凉血利尿功效,天热的时候拌着吃还是很不错滴。

需要材料:盐、味精、白糖、白醋、胡椒粉、山茶油。

制作方法:

1、番杏洗净,控一下水。

2、水烧开后,迅速把番杏放入锅中,焯半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

3、将焯好的番杏放入冰水中过一下。

4、把水分挤干,然后加入拌菜的调汁,盐、味精、白糖、白醋、胡椒粉。

5、最后加入一小盅油,这里推荐用山茶油。

野生茶籽生长在连绵叠嶂的大别山腹地中,山茶花开于秋季,果实成熟于次年花开时节;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的云滋雾养,饱受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茶树的茶果从开花到成熟,尽吸天然养分、健康价值极高,堪称人间奇果。用此油凉拌菜口感非常好,没有油腻的感觉。

6、拌好之后,撒一点红椒碎,入冰箱冷藏室腌一会儿拿出来就可以吃了。

番杏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1.茎肉质、半蔓生。采其嫩茎尖和嫩叶为特菜,可炒食、凉拌或做汤,还可与粳米煮成番杏粥,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凉血利尿等功效,是宾馆、饭店、中上等家庭餐桌上的高档菜肴。

2.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治肠炎、败血症、疔疮红肿、风热目赤。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食用蔬菜番杏如何种植?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55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