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五谷杂粮之一”红豆的种植方法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4  浏览次数:8724
内容摘要:红豆又叫做赤豆等,是五谷杂粮中的一种,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补血养心和祛湿清热等功效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市场需求量大,很多种植户也想种植,那么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红豆的种植方法吧:一、种植时间不同地区红豆的种植时间和生长周期等都不同,有些地区红豆可种植两季,而很多地区却只能一季播种,但在一般情况下红豆最佳种植时间大概在5-6月份,这时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0-28度左右,且再这期间水分也较充足非常适合红豆种子的发芽,当然也可稍微晚点种植只不过产量方面会有所下降。二、合理选种目前市场上红豆种子种类较多不仅有

红豆又叫做赤豆等,是五谷杂粮中的一种,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补血养心和祛湿清热等功效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市场需求量大,很多种植户也想种植,那么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红豆的种植方法吧:

一、种植时间

不同地区红豆的种植时间和生长周期等都不同,有些地区红豆可种植两季,而很多地区却只能一季播种,但在一般情况下红豆最佳种植时间大概在5-6月份,这时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0-28度左右,且再这期间水分也较充足非常适合红豆种子的发芽,当然也可稍微晚点种植只不过产量方面会有所下降。

二、合理选种

目前市场上红豆种子种类较多不仅有大红豆和小红豆之分,其中大红豆和小红豆又被分成了很多的种类,所以选种首先要考虑红豆的产量、种子的发芽率高不高和种子的抗性等,可根据不同地区土壤及气候、温度和雨水等方面因素来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红豆品种,同时不管品种好不好都不能买陈种因为成活率太低损失太大。

三、科学整地

红豆本身适应能力比其他农作物要强,所以种植地的选择要求不高,但有一点必须要考虑种植地水分不宜过多也就是土壤湿度不能太大不然很容易发病影响产量,整地时需将田间杂物全部清除干净,将土壤深翻一遍然后撒上一层石灰消除细菌,然后在阳光下暴晒个十来天左右后撒上一层家畜粪便或草木灰最好做垄起沟即可等待播种。

四、播种方法

红豆皮较硬如果直接播种种子发芽速度特别慢同时出芽率也不是很高,所以在播种前需要将红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二十来分钟然后用药剂进行拌种,放置20分钟左右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放在温度为25度的环境中催芽,大概五天后就可以播种了,播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土地上按照间隔30厘米打一个小穴,每个小穴中撒上三粒种子然后用土掩种即可,而另一种是先将种子在苗床上培育好等到苗长出10厘米左右再按照一定密度进行移栽。

五、施肥技术

红豆施肥不宜过多以免导致豆苗徒长而不结豆荚,但也不能施肥太少以免豆荚不饱满质量不过关,另外施肥种类不对会导致植株坏死或生病,整个生长期需施两次肥,第一次是提苗肥也就是在定植后后一周的时间左右,平均一亩需施用100尿素、50斤磷肥和/30斤复合肥,第二次施肥是等红豆苗进入花期结豆荚的时候,这时是红豆所需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们平均一亩均匀撒上300斤农家肥、100斤钾肥和50斤硼肥即可。

六、预防病虫害

红豆的病害抗性较强,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病虫害发生,但偶尔会出现锈病和蚜虫和卷叶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喷施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每隔六七天喷一次2-3次即可,对于蚜虫和卷叶虫主要使用敌百虫溶液或是乐果乳剂进行喷施。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红豆种植方法的相关介绍了,种植户在种植红豆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参照以上种植方法来进行种植,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五谷杂粮之一”红豆的种植方法介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403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