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牛卵坨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怎么种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4  浏览次数:8738
内容摘要:很多湖南本地的小伙伴都吃过牛卵坨吧!名字听起来不怎么好听,但吃起来跟果冻一样细嫩,果肉也非常绵软,入口即化,具有养颜的功效,女生经常吃的话可以让皮肤更加光泽白皙,还具有清除斑纹的好处。那么现在市场上的牛卵坨价格一般在多少钱一斤?人工怎么种植呢?一、牛卵坨简介牛卵坨学名叫做钝药野木瓜,只是湖南人喜欢叫它牛卵坨罢了,这一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果实像牛的生殖器,所以把它叫做牛卵坨,江西地区把它叫做或九月黄,福建地区把它叫做嗱藤包。1.牛卵坨又叫什么?牛卵坨由于地方方言不同叫法也不一样,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叫法,比如麻

很多湖南本地的小伙伴都吃过牛卵坨吧!名字听起来不怎么好听,但吃起来跟果冻一样细嫩,果肉也非常绵软,入口即化,具有养颜的功效,女生经常吃的话可以让皮肤更加光泽白皙,还具有清除斑纹的好处。那么现在市场上的牛卵坨价格一般在多少钱一斤?人工怎么种植呢?

牛卵坨-自制

一、牛卵坨简介

牛卵坨学名叫做钝药野木瓜,只是湖南人喜欢叫它牛卵坨罢了,这一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果实像牛的生殖器,所以把它叫做牛卵坨,江西地区把它叫做或九月黄,福建地区把它叫做嗱藤包。

1.牛卵坨又叫什么?

牛卵坨由于地方方言不同叫法也不一样,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叫法,比如麻藤果子、牛腰子果、麻藤包、黄腊瓜、黄狗肾、哪瓜、拿子、短药野木瓜、香蜜果、野香蕉、青蕉蜜瓜等。

2.牛卵坨主要产地分布在哪?

牛卵坨主要产地在中国南部、长江流域地区,比如湖南、江西、福建、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有大量的野生分布。

二、牛卵坨市场价格一般在多少钱一斤?

目前市场上的牛卵坨主要以野生的为主,到每年9-10月份的时候就是它成熟的季节,如果生活在山区的朋友就可以上山去摘野生的牛卵坨吃。由于现在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美食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牛卵坨具有养颜的作用,受到很多女孩子的喜爱,很多种植户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所在,开始种植牛卵坨赚钱,据了解市场上上的牛卵坨价格一般子啊5-8元一斤左右,有时候重一点的牛卵坨能达到半斤左右,所以一斤的话能买到一两个牛卵坨,相对于其它水果还是比较实惠的。

牛卵坨价格影响因素主要会根据地区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异,所以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价格为主。

三、牛卵坨怎么种植?

1.土壤选择

种植牛卵坨的土壤一般选择土质肥沃的地块,最好是靠近河溪两岸、林缘、山坡或农田,通风和透光都要好,有灌溉条件和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进行种植。

2.种植前准备

在种植牛卵坨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然后根据土壤肥力一亩地大概施入2000斤的农家肥,然后再进行翻耕入地,耙细整平。

牛卵坨-自制

3.种子育苗

牛卵坨成熟之后进行采收,然后把种子取出来进行反复的清洗,把种子上残留的果肉去除,把瘪粒挑选出来,一般放入水中就能很方便的进行挑选,挑选完成之后捞出来晾干,将种子与洁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木箱中置室内贮放或野外挖穴,定期浇水保湿,出苗后将种苗一直在温室中生长,待苗长到60厘米左右再移入大田中定植。

4.幼苗定植

根据牛卵坨幼苗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定植,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和冬季的时候进行,通过扦插苗和压条苗方法进行定植,定植之后浇透水即可。

5.后期管理

牛卵坨幼苗期期间要定期浇水,特别是夏天的时候要注意高温天气。施肥上也要注意,不能直接的撒肥料,要把肥料撒在给植物浇水的水沟里,用水来给植物送肥料,这样可以让树苗更好的生长。还要注意定期检查是否有杂草生长出来,有的话要及时拔掉。

以上5点就是关于牛卵坨种植介绍。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牛卵坨价格以及种植方法详解,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种植户朋友。本文综合于互联网。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牛卵坨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怎么种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398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