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2019年无花果苗价格多少钱一棵?附栽培技术详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3  浏览次数:8833
内容摘要:无花果是桑科榕属落叶灌木植物的果实,别称文仙果、奶浆果、品仙果等,在我国的南北均有栽培,尤以新疆南部为多,其栽培价值非常高而效益十分明显,那么2019年无花果苗价格多少钱一棵?附栽培技术详解!一、无花果苗价格无花果苗的价格大约在2~4元左右一棵,但因无花果苗的品种、规格、产地及购买数量等不同而有差异,无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个品种,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只有长于温带地方的才是落叶品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抗旱,不耐寒、涝,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粘质壤土栽培为宜,我过南北均有栽培,尤

无花果是桑科榕属落叶灌木植物的果实,别称文仙果、奶浆果、品仙果等,在我国的南北均有栽培,尤以新疆南部为多,其栽培价值非常高而效益十分明显,那么2019年无花果苗价格多少钱一棵?附栽培技术详解!

2019年无花果苗价格-摄图网

一、无花果苗价格

无花果苗的价格大约在2~4元左右一棵,但因无花果苗的品种、规格、产地及购买数量等不同而有差异,无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个品种,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只有长于温带地方的才是落叶品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抗旱,不耐寒、涝,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粘质壤土栽培为宜,我过南北均有栽培,尤以新疆南部为多。

二、无花果的栽培技术

1.繁殖和栽植

无花果枝条极易生根,也易发生根蘖,繁殖苗木时扦插、压条和分株等方法都可应用,生产上大量繁殖苗木都用扦插法,成活率极高,长江流域应用硬枝扦插在3月中下旬进行,凡节间短、枝粗在1-1.5cm的枝条都可用作插穗,每个插穗带2~3芽,具体操作技术可参照葡萄,扦插地忌连作,以免线虫的传播为害,如冬季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营养袋育苗,可提早成苗。

栽植距离一般3-4米,土质好或气候温暖的地区树冠大,可把株行距扩大到5-7米,栽植时间长江流域秋植、春植均可,秋植应较早,春植宜在3月中、下旬,沿海滩涂地宜秋植,淮北地区宜春植。

2.整形修剪

一般情况下,无花果树冠内枝条不密集,适于培养有中心干的无层形或多主枝自然开心形的树形,也可直接从地面分枝形成丛生灌木状的树冠,整形时,对苗木在40-50cm高处定干,以后全树保留4~6个主枝,中心干有或无均可,各主枝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主枝每年剪留40-60cm,其上再按适当间隔配置2~3个副主枝,扩大结果面。

树形完成后,每年只疏除无用徒长枝、密生枝、下垂枝和干枯枝,尽量多保留壮枝结果,收秋果为主的品种,因结果部位多在当年生新梢的中下部,对枝条可适度短截,夏果品种的花芽多着生在枝条顶部,冬季不宜短截健壮枝条,以免影响产量,对分枝少或结果部位逐年外移的无花果树,冬季可适当重短截,以促发新枝,部分枝条可剪留基部2~3个叶芽,无花果枝条组织疏松,剪口愈合缓慢,冬剪后常使剪口下~段枝条干枯,影响剪口芽的生长,故凡大的剪锯口应涂抹接蜡或其他保护剂,小枝则可适当提高短截部位。

3.越冬防护

无花果性喜温暖稍干燥的气候,抗寒力低,温带地区栽培时枝干常易遭冻,尤其是5年生以下的幼树,冬季遇零下16度—18度的低温时,有全株冻死的危险,淮北地区越冬时宜在树干基部培土防冻,高约35cm,春季解冻后再将培土除去,对大的枝干可包草保护越冬,树龄增大后,越冬能力即逐渐增强,一旦植株受冻,应及时剪除受冻枝条,发芽后注意选择新枝代替,有时即使地上部全部被冻死,次春往往仍能从培土的根颈部位萌发出强大枝条,形成新树冠。

以上就是土流网对无花果苗的价格和栽培技术的介绍,无花果的病虫害较少,成熟期较长,果实在夏秋季节渐次成熟,宜分批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顶端小孔微开,外皮上网纹明显,风味最佳,但不耐贮运,市场鲜销的果实应当提前采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2019年无花果苗价格多少钱一棵?附栽培技术详解!”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234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