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牡丹苗多少钱一棵?怎么进行盆栽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3  浏览次数:81331
内容摘要:牡丹是一种名贵花卉,由于其色泽艳丽和富丽堂皇等又有着“花中之王”的美誉而深受很多人的喜欢,很多花友们也许养殖,那么牡丹苗多少钱一棵?怎么进行盆栽养殖呢?一、牡丹苗多少钱一棵?牡丹苗市场价格不定,由于其品种、颜色和株型等不同其价格也有所变化,但在一般情况下红色牡丹价格要便宜点,大概在20元左右一棵,但那些品种相当珍贵的牡丹,价格要贵些,一般在100-200元左右一棵,需注意的是目前牡丹品种繁多,很多商家会以次冲好且货不对版,因此养殖时还是选择比较专业的苗圃购买较好。二、牡丹怎么进行盆

牡丹是一种名贵花卉,由于其色泽艳丽和富丽堂皇等又有着“花中之王”的美誉而深受很多人的喜欢,很多花友们也许养殖,那么牡丹苗多少钱一棵?怎么进行盆栽养殖呢?

一、牡丹苗多少钱一棵?

牡丹苗市场价格不定,由于其品种、颜色和株型等不同其价格也有所变化,但在一般情况下红色牡丹价格要便宜点,大概在20元左右一棵,但那些品种相当珍贵的牡丹,价格要贵些,一般在100-200元左右一棵,需注意的是目前牡丹品种繁多,很多商家会以次冲好且货不对版,因此养殖时还是选择比较专业的苗圃购买较好。

二、牡丹怎么进行盆栽养殖?

1、花盆土壤

牡丹适宜于半干半湿的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因此一般栽培牡丹花的盆土宜用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养殖,如栽培土壤水分过多则其肉质根部容易腐烂,因此遇到连续下雨的天气时要及时排水,牡丹不耐高温,夏季天热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最好搭个凉棚为其遮荫,中午前盖上草帘或芦苇傍晚揭去,这一措施做好可以防止落叶,牡丹因根须较长植株较大因此适合于地栽,若要盆栽则应选大型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用深度为60~70cm的瓦缸。

2、光照温度

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温,但北方寒冷地带冬季需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冻害。南方高温高湿天气对牡丹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给其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观赏到奇美的牡丹花。

3、浇水施肥

栽植前浇2次透水,入冬前灌1次水保证其安全越冬,开春后视土壤干湿情况给水但不要浇水过大,全年一般施3次肥,第1次为花前肥施速效肥促其花开得大开得好,第2次为花后肥追施1次有机液肥,笫3次是秋冬肥以基肥为主促翌年春季生长,另外要注意中耕除草无杂草可浅耕松土。

4、整形修剪

花谢后及时摘花剪枝,根据树形自然长势结合树形下剪,同时在修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防病菌侵入感染,若想植株低矮花丛密集则短截重些以抑制枝条扩展和根蘖发生,一般每株以保留5~6个分枝为宜。

5、花期控制

盆栽牡丹可通过冬季催花处理而春节开花,方法是春节前60天选健壮鳞芽饱满的牡丹品种带土起出尽量少伤根、在阴凉处晾12~13天后上盆并进行整形修剪,每株留10个顶芽饱满的枝条留顶芽,其余芽抹掉,上盆时盆大小应和植株相配达到满意株型,浇透水后正常管理,春节前50-60天将其移入10℃左右温室内每天喷2-3次水盆士保持湿润,当鳞芽膨大后逐渐加温至25-30℃夜温不低于15℃,如此春节可见花。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牡丹苗价格及盆栽养殖方法的相关介绍了,花友们可参考以上价格及盆栽养殖方法来养殖,需注意的是其牡丹苗价格以上仅作为参考,具体价格以实际价格为准,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牡丹苗多少钱一棵?怎么进行盆栽养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227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