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菊花种子多久发芽?怎么种?花语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1330
内容摘要: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那么,菊花种子多久发芽?怎么种?花语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功效及作用?菊花种子多久发芽?菊花春季室内播种,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播种后15-20天出芽,播种苗当年可开花,但变异性较大。菊花种子怎么种?1.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一般选择细粒的草炭土或腐叶土·),装入花盆或播种盘;2.将土壤浇透水(用多菌灵、百菌清800倍水溶液浇灌可以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层上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那么,菊花种子多久发芽?怎么种?花语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菊花-摄图网

菊花种子多久发芽?

菊花春季室内播种,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播种后15-20天出芽,播种苗当年可开花,但变异性较大。

菊花种子怎么种?

1.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一般选择细粒的草炭土或腐叶土·),装入花盆或播种盘;

2.将土壤浇透水(用多菌灵、百菌清800倍水溶液浇灌可以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层上;

3.细粒种子播种时不需要盖土但要保证土壤湿度,可用细眼喷壶洒水保湿,水流过大或水浇得过猛会将种子冲走或冲到土壤深处使细小种子不易顶土出芽;大粒种子则要盖土,盖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种后必须保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在种子出芽前不能缺水,这对于细粒种子更加重要。

4.大多数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都是20-25℃,春季播种如果达不到可以通过覆盖保鲜膜,加盖玻璃等以便保温保湿。夏季播种要将播种盆放在阴凉湿润处,要遮阴遮雨。

5.加盖保鲜膜的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掀开一角通风,待长到2-3片叶子是即可全部除去薄膜,让小苗逐渐接受散射光照,注意不是放在太阳下晒。同时可浇灌1-2次尿素+磷酸二氢钾1000倍水溶液(肥水浓度不可过高)作为幼苗追肥。小苗长到5-6片叶子时即可移栽定植。菊花播种繁殖变异性很大,除了培育新品种外一般不采用,若要保证亲本的优良特征还是选择扦插、分株、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菊花花语是什么意思?

花语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

黄色的菊花:淡淡的爱

白色的菊花:在中国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在日本,则是贞洁、诚实的象征。

暗红色的菊花:娇媚

菊花象征久长: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且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义,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将这一天采的菊泡陈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寿”之意。

如果在一个画面上画有菊花和九个鹌鹑,因为“鹌”的发音与“安”相同,就有“九世居安”的意思。

菊与松树画在一起,叫做“松菊永存”,表示祝愿接受此画的人长寿。

还有人把一只蝈蝈儿画在菊花之上,因“蝈”与“官”同音,即表示祝愿别人长久(九)占据官位,其画名为“官居一品”。

菊花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菊花能入药治病,久服或饮菊花茶能令人长寿。宋代诗人苏辙:“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菊花可以做成精美的佳肴。“菊花肉”是经过长期摸索制作成的一种菊菜,它由一块块用蔗糖熬浆炮制的白嫩猪肉加工制成,玲珑剔透,有如白玉。每块之上黏上几丝菊瓣,饱饮油脂糖甜,观其金黄色泽,吃到口里荤中有素,素中有荤,香甜不腻,实为名菜。还有菊花鱼球、油炸菊叶、菊花鱼片粥、菊花羹、菊酒、菊茶等等,这些菊餐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北京有名的“菊花锅子”(即在涮羊肉火锅里放些菊花煮汤),清淡味美,更是别有风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菊花种子多久发芽?怎么种?花语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17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