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地下苹果”土豆(马铃薯)批发价多少钱一斤?有哪些品种?哪个品种的好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616
内容摘要:土豆又名马铃薯、洋芋、地蛋、薯仔等,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既可炒菜吃、也可油煎等,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吃,那土豆(马铃薯)批发价多少钱一斤?有哪些品种?哪个品种的好吃?批发价:各地最新行情:马铃薯南方产区基本接近尾声,云南以盈江、芒市、广东惠州为中心的,现货源剩余不多,周围陆续上市的小产区也并无太大影响,整体蔬菜市场也进入僵持阶段,形成新土豆价格高、老土豆无人买的局面。内蒙乌兰察布、武川、达茂产区窖存薯正处于扫尾阶段,多数货源质量大不如前,仅有少数好货发往呼市、包头、鄂尔多斯、西安、太原等地,品种以克新一号

土豆又名马铃薯、洋芋、地蛋、薯仔等,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既可炒菜吃、也可油煎等,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吃,那土豆(马铃薯)批发价多少钱一斤?有哪些品种?哪个品种的好吃?

土豆-摄图网

批发价:

各地最新行情:

马铃薯南方产区基本接近尾声,云南以盈江、芒市、广东惠州为中心的,现货源剩余不多,周围陆续上市的小产区也并无太大影响,整体蔬菜市场也进入僵持阶段,形成新土豆价格高、老土豆无人买的局面。

内蒙乌兰察布、武川、达茂产区窖存薯正处于扫尾阶段,多数货源质量大不如前,仅有少数好货发往呼市、包头、鄂尔多斯、西安、太原等地,品种以克新一号、夏波蒂、荷兰十五为主。多数持货商着急清窖,但采购客商较少,多是小吨位成交,大量货源只能拉向淀粉厂消耗。预计随着库存量变小,价格小幅上扬。

品种介绍:

1、鲜薯食用和出口品种。中薯3号,早熟,出苗后60天可收获,中薯5号,早熟,出苗后60天可收获,东农303,极早熟,出苗后55〜60天成熟,费乌瑞它,早熟,从出苗到成熟60天左右,克新1号,中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收获95天左右。

2、高淀粉品种。系薯1号,中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80天,晋薯2号,中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95天左右。

3、油炸食品加工及鲜食兼用型品种。大西洋,中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90天左右,夏波蒂,中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95天左右。

4、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米拉、渭薯1号、青薯168、晋薯7号、项薯10号、陇薯3号、东农303、克新4号、威芋3号等。

好吃的品种有哪些?

鲜薯食用和鲜薯出口品种

1、中薯3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京丰1号”作母本,“BF66A”作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中薯5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中薯3号天然结实后代中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鲜薯食用栽培。

3、东农303 东北农学院农学系用“白头翁”作母本,“卡它丁(Katahdin)”作父本杂交。1986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品种。适于鲜薯食用和鲜薯出口。

4、费乌瑞它(Favorita) 荷兰HZPC公司用“HZPC-35”作母本,“HZPC55-37”作父本杂交育成。1980年由农业部种子局从荷兰引入,经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等单位鉴定推广。又名法阿利塔、荷兰薯、荷7号、荷15、鲁引1号、津引8号等。适合鲜薯食用和鲜薯出口。

5、克新1号 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用“374-128”作母本,“疫不加(Epoka)”作父本杂交育成。196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4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品种。目前在国内作为炸条的代用品种。

油炸食品加工及鲜食兼用型品种

1、大西洋(Atlantic) 美国用“B5141-6(Lenape)”作母本,“旺西(Wauseon)”作父本杂交育成,1978年由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引入我国。炸片专用型品种,虽未经审定或认定,但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炸片品种。

2、夏波蒂(Shepody) 1980年加拿大福瑞g通农业试验站用“F58050”为母本,“BakeKing”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1987年引入我国试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地下苹果”土豆(马铃薯)批发价多少钱一斤?有哪些品种?哪个品种的好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05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