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综合治理促绿水长流(走进县城看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4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8887
内容摘要:清晨,灵渠水街,老街坊们坐在碧涵亭中畅叙这水多清,看着就觉得心里舒坦!在附近生活了20多年,覃月明亲眼见证灵渠之变。灵渠有

清晨,灵渠水街,老街坊们坐在碧涵亭中畅叙……

“这水多清,看着就觉得心里舒坦!”在附近生活了20多年,覃月明亲眼见证灵渠之变。

“灵渠有南北二渠,南渠横穿县城,沿岸商铺林立、人烟密集,过去总有垃圾进渠,严重影响水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兴安镇灵渠社区居委会主任邓春红说。

灵渠美,县域才能兴。近年来,兴安县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景观再造、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措施,对包含8条支流在内的整个灵渠水系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河段总长46.4公里,清淤疏浚面积达8317.47平方米,工程量9771.2立方米,新建生态护岸50余公里。

“现在,灵渠水质达标率上了大台阶,河道过水能力更强,水体流动更快,自净能力更高,污染物淤积更少,水系生态更健康。”兴安县水利局副局长王鹏介绍。

灵渠水清,如何让这泓清水长流,带动全县生态向好?兴安县以灵渠整治为契机,加大城乡污水处理网络建设。全县建设了116套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设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可达6043.5吨;县城内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提升也在稳步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加快。

兴安县三桂村村民黄家凤说:“现在通过专门的管网处置,整体环境明显好转,再也不用捂着鼻子走路了。”

垃圾处理成效也直接关系着县域生态环境的好坏。在位于兴安县城城郊的兴安海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巨大的抓斗把垃圾“抓进”气化炉,垃圾快速气化燃烧。兴安县10个乡镇的垃圾都在这里集中处理,日处理量可达300吨。

在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兴安县还大力推行垃圾分类。

“废弃电池是有害垃圾,需要放到红色的垃圾桶里。”在莲塘村,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正在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常识。道路两旁,垃圾分类投放指南醒目地张贴在宣传栏中,黑、绿、红、蓝4个垃圾分类桶摆放整齐。

2020年5月,莲塘村妇联成立了志愿服务队,通过入户宣传等一系列举措,帮助村民们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美好家园。现在,村民们不仅能够维护好自己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还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准确分类、收集、打包和投放。莲塘村更是成为兴安县首个实现村级垃圾分类的试点村。

如今,兴安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今年前7个月,兴安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09天,优良率高达98.6%,全县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并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我们希望能够依托灵渠丰富的水系资源和深厚的水文化底蕴,建设‘文水共融、人水和谐、山水相依’的美丽兴安,实现‘一渠两岸百里画,三乡九肆六十屯’的美好愿景。”兴安县委书记贲黄文说。

目前,兴安县共建设了11条民居旅游示范带,全县直接从事旅游人数达3.62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67.3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7.54亿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综合治理促绿水长流(走进县城看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914/8338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