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临邑“吨半粮”创建“开门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14
内容摘要:小麦已经收获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近日,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农场负责人魏德东看着到手的小麦,眼里满是喜悦。接下来几天,魏德

“小麦已经收获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近日,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农场负责人魏德东看着到手的小麦,眼里满是喜悦。接下来几天,魏德东将迎来“三夏”时节最忙碌的时刻。

丰收高产离不开良种。魏德东说:“农场新品种展示田这个地块的品种是‘鲁原118’,它是省农科院育种专家最新选育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据了解,6月初,专家组按照山东省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对该品种进行了测产,亩穗数达到47万多,预计产量720公斤左右。近期小麦收获后,经专家实打测产,最高亩产达到778公斤。

“小麦良种是夏粮丰收的关键要素之一。没有良种,再好的设备与技术都很难提升小麦的质量与产量。我们通过对每个品种长势、特性、抗病能力、产量等进行对比,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好品种。”魏德东说。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科学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临邑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土地“按需吃饭”,有效促进了小麦增产稳产。

临邑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庆方表示,施肥不能盲目,要遵循土壤养分及作物需肥规律。不合理的施用不仅浪费化肥,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县里通过采用测土配肥技术,有针对性地为作物补充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达到提高作物产量,节支增收的目的。

虽然今年的小麦生产前期经历了秋汛晚播、苗情偏弱等关口,但通过实施科技壮苗,落实肥水调控、“一喷三防”、预防干热风等技术措施,晚播小麦并没有减产。

临邑县高度重视“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从播种到分蘖,从拔节到扬花,从灌浆到收获,农技专家们频繁深入田间地头对老百姓种粮给予精准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农户们的生产难题和诉求,为“吨半粮”创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该县多次邀请省、市农技专家分批次组织“科技壮苗”专项培训班,各村的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各类生产技术问题及病虫灾情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指导、第一时间解决。“有了专家们的悉心指导,我学会了很多新的种植技术,今年夏粮丰收是‘吨半粮’创建以来的首季战果,可以说是迎来了‘开门红’。”德平镇种粮大户郭雨说。

今年6月,温度较高,有干热风,但魏德东丝毫不担心小麦受影响。农场安装的数十个智能喷灌系统能给小麦降暑,系统接入土壤检测、小型气象站、卫星遥感等数据资源,实时获取水、土、气信息,可精准感知农情,为农场精准管理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富民农场东侧,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5520平方米的数字农业服务中心正在紧张施工中。该中心立足于生产端,建成后可为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主要农作物、农机、灌溉用水等精确指导,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数据化、标准化管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东临邑“吨半粮”创建“开门红””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622/8299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