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发展杂交小麦 提升盐碱地粮食生产能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888
内容摘要: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调研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据统计,环渤海滨海区域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现有约4000万亩中低产区和1000万亩盐碱荒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采取措施推动中低产粮田产能提升,该区域就有50亿公斤的粮食增产潜力。在人均耕地不足的背景下,有效挖掘盐碱地等边缘土地粮食增产潜能,对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告诉记者。

李成贵介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盐碱地等中低产区增产提质的有效途径。二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是我国首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创制的杂交小麦品种在环渤海滨海盐碱地表现出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显著优势。“部分品种实现了多年多点大面积产量突破500公斤/亩水平,增产潜力达30%以上,创造了盐碱旱作增产47.1%、贮墒旱作实打实收近500公斤/亩等示范典型,显示出了中低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的巨大潜力。”李成贵说。

李成贵认为,未来十年将是杂交小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提升环渤海滨海盐碱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时期,急需得到政府像当年支持杂交水稻一样来支持杂交小麦在环渤海滨海盐碱麦区发展,为挖掘中低产田增产潜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为此,他建议:要充分发挥创新体制优势,由国家组织实施小麦强优势杂交种创新重大工程,针对环渤海滨海盐碱地耐盐碱丰产稳产小麦品种缺乏的突出问题,主攻抗逆绿色高效杂交小麦新品种培育,充分挖掘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着重提升环渤海滨海盐碱地、北方旱地小麦产能,为打好种业翻身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贡献力量。还要实施环渤海滨海盐碱地杂交小麦丰产增效示范工程,针对盐碱地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高产潜力挖掘不足、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不完善等技术瓶颈,开展耐盐碱杂交小麦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攻关研究,创建盐碱地小麦丰产增效生产技术体系,并在河北、山东等盐碱麦区进行大面积技术集成示范,逐步推广至全国适宜中低产区。此外,还需增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专门针对盐碱地的杂交小麦种植补贴制度,充分调动环渤海滨海盐碱麦区农民种植杂交小麦的积极性,尤其是盐碱地种植前三年,给予种粮者适当的购种补贴,引导形成杂交小麦盐碱地持续发展能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发展杂交小麦 提升盐碱地粮食生产能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308/8245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