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医养结合破解农村养老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2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854
内容摘要:早晨8点,走进北京怀柔区渤海镇六渡河村的阳光食堂,只见数十位老人正围坐在圆桌前吃着早餐,桌上摆有花卷、鸡蛋、小米粥、小菜

早晨8点,走进北京怀柔区渤海镇六渡河村的阳光食堂,只见数十位老人正围坐在圆桌前吃着早餐,桌上摆有花卷、鸡蛋、小米粥、小菜等。“这里的伙食比家里丰盛多了,不仅稀干都有,大师傅还经常为我们调剂伙食,进行营养搭配。”六渡河村村民张大爷介绍。近年来,六渡河村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提供医养结合式居家养老服务,让村里的老人们真正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六渡河村现有居民220户,530多口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150人。2017年,村老年协会成立后,通过调查摸底,决定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居家养老服务。

协会将村内60岁以上的失能、半失能、失智、独居、空巢、失独等老人列为服务对象。以定期、订单共性及个性化跟踪服务的形式,开展医养服务。对失能、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由个人按需求提交服务订单后,由服务团队按照订单提供上门服务。对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关怀访视、情感交流、健康指导、暖心陪聊等服务。特别是逢年过节,协会组织开展多项亲情服务。端午节让老人齐聚一堂包粽子,春节开展猜灯谜、送对联等文娱活动,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及精神世界。

定期到空巢、独居、有自闭症倾向的老年人家里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对症实施健康疏导,确保老人心理健康,做老人家的“知心人”,鼓励老人大胆说出心里话,营造良好的心境和沟通氛围。

村里有位叫王桂珍的老人,家中无子女陪伴,患脑血栓后因对疾病认识不足,加之就诊不及时,留下肢体麻木、行动不便等脑血栓后遗症,处于半瘫痪状态。协会助医团队巡诊时,发现通过治疗有助于老人康复,为此,医疗专家每次来村都会入户为她进行针灸治疗。在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下,如今,王桂珍的病情明显好转。据悉,助医服务开展3年多来,已在全村累计开展上门服务3000余人次。

要让老年人身体好,首先要让他们吃好喝好。成立于2018年11月的村阳光食堂,每天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三餐服务。为保证食堂正常运转,对60岁至80岁的老人每天收取5元的用餐费,81岁至89岁的老人每天收取3元的用餐费,9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免费用餐。不仅如此,村里还对行动不便,无法到阳光食堂用餐的老人,送餐到老人家中。

为给老人们创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村里还开展为老人免费理发、定时开放助老澡堂、组织物业公司保洁员定期为老人们打扫室内外卫生等服务。几年来,全村已累计实施助老洗浴3100多人次,累计助老理发1000余人次。与此同时,村助老服务队还在每月的10号、20号、30号上门收取81岁以上老人的衣物,送至洗衣房清洗,然后再由服务队员送至老人家中,这项服务目前已累计实施2100余人次。

六渡河村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助老服务受到村民的欢迎。“村里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为我们这些上班族解决了大问题,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一位村民说道。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医养结合破解农村养老难”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225/8239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