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让农户的每部手机都成为一个“银行网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81164
内容摘要:日前在安徽砀山县举行的安徽乡村振兴论坛,结合砀山县从农村批发市场销售模式转化升级为产销融一体化现代农业体系的砀山探索经验

日前在安徽砀山县举行的安徽乡村振兴论坛,结合砀山县从农村批发市场销售模式转化升级为产销融一体化现代农业体系的“砀山探索”经验,重点探讨了科技、金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与会专家认为,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是依靠互联网、区块链等科技力量,中国农村金融正在走上快速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农户的每一部手机都能成为一个银行网点”。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金融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活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应用特别是现代设施装备应用相对不足,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发挥不足。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城镇和农村每万人拥有金融服务人员数量对比为329比1,2014年起“三农”金融缺口就超3万亿元。各地亟须紧紧抓住科技与金融“双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最近,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其中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效整合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逐步提高发放信用贷款的比重;依托5G、智能终端等技术,推进全流程数字化的移动展业,支持涉农主体通过线上渠道自主获取金融服务。《意见》部署“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工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上述“砀山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据报道,砀山县与阿里云合作建立物联网系统,适时监控分析天气、湿度、土壤等农作物生长环境;与蚂蚁链合作搭建区块链平台,农户卖出去的每一箱酥梨和梨膏都贴着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一扫,就能查到商品生产工艺、包装、发货等信息。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农产品生产、销售每个环节都在链上留存记录,成为了不可更改的信用凭证和颇具挖掘潜力的数据资产。

农产品产销环节形成的信用凭证和数据资产,提高了农户的信用水平和数据资产价值,为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通过整合县域土地确权、农业补贴等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网商银行等科技银行也提高了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有利于为涉农县域建立专属授信模型,逐步实现“农户的每一部手机都成为一个银行网点”,使农户更容易、更便捷地通过线上渠道自主获取金融服务,并进一步提升农户的信用水平。

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各地要完善涉农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以“砀山探索”为代表的产、销、(金)融一体化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但体现了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巨大力量,而且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从长远看,打造产销融一体化现代农业体系,不断提高农户信用水平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是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意。让农户的每部手机都成为一个“银行网点”,就这样成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见证。(郭海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让农户的每部手机都成为一个“银行网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719/8118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