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新疆巴州:香梨树枝有了新用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0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86
内容摘要:享誉中外的库尔勒香梨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的地理标志产品。多年来,巴州各香梨园都要修剪果树,修剪下来的香

享誉中外的库尔勒香梨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的地理标志产品。多年来,巴州各香梨园都要修剪果树,修剪下来的香梨树枝,堆在地头占地方,农民就会将其焚烧,既污染空气,还有火灾隐患。从去年开始,巴州果世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15家农业种植合作社,在专家的指导下,将香梨树枝进行粉碎和高温处理及堆沤,变成了菌包的原料和良好的农家肥,变废为宝,卖到了160元/吨,不仅节约了香梨种植成本,还提升了香梨的品质。

近日,记者来到巴州果世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地探访了这条产业链。

枝条变菌包,年产蘑菇14万公斤

在位于哈拉玉宫乡的粉碎加工厂里,不管是粗壮的树干,还是树枝,抛到枝条粉碎机里,很快就变成了纤细的条缕状。再经过高温处理,就成了一个个菌包,放在菌棚里,慢慢地,蘑菇就长了出来。

去年,合作社联合社试着生产了20多万包菌包,自己用了14万个包,生产出蘑菇14万公斤左右,利润约为20多万元,全部返给各乡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剩余的几万菌包,除了分给各乡的社员,另外5000多个菌包以4元每包的成本价卖给了阿瓦提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阿瓦古丽艾沙,帮助她家增收7500元。

这种菌包,因为成本低,所以价格比普通的菌包要低2元。合作社社员、沙依东园艺场十七分场农户李满林,去年用了8000个菌包,生产蘑菇8000公斤左右,毛收入4万元,纯收入1.2万元,今年他将菌包增加到了1.2万个,希望能挣更多的钱。他说:“我家有30亩梨园,以前香梨树枝白白烧掉了,现在一吨可以卖到160元,一亩地卖香梨树枝可增加收入80元,这又是一笔收入。”

沤成农家肥,香梨品质提升不愁卖

库尔勒市一年修剪的香梨树枝有20多万吨,粉碎后做菌包用掉一部分,但其最大的用处是加工成农家肥。

在巴州沙依东园艺场二十二分场,梨农高智慧的院子里,粉碎后的枝条堆得像小山一样,正在塑料膜的覆盖下发酵,温度表上显示,堆肥内部的温度达到了50摄氏度。

高智慧说:“在园艺场里,我很早将修剪的香梨树枝进行粉碎还田,已经有10年之久了。当时是因为梨园施化肥导致土地板结,粉碎还田3年之后,板结的情况大大改善,梨园内的土质变得松软,有机质明显提高,香梨的果形好看、果面光滑、口感好,糖度提高了2度以上,商品果率从70%提高到80%,而且一亩园的肥料成本节约了200元左右。”

“因为品质好,我的香梨年年不愁卖,早早地就被客商订完了,价格还很好。”高智慧尝到了甜头。

香梨收购商贾宏今年订购了4000吨香梨,都是采取这种模式种植的香梨。他说:“这样种出来的香梨,在市场上颇受高端消费者的欢迎,所以我们经销香梨的都有一个共识——好香梨用肥要好。我每年订购的这样高品质的香梨,在广州、嘉兴、重庆、贵阳市场上都是非常畅销的,供不应求。”

库尔勒香梨研究中心主任张峰说:“发酵后的肥料肥力更强,而且在高温下病虫害也都被杀死了。”

沙依东园艺场永祥香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永祥说:“现在全社6400亩梨园,已经有3000亩梨园实施香梨树枝条粉碎发酵后沤成农家肥施在梨园的模式,预计一年可节约成本60万元,可增加效益120万元左右。”

一条创新路,让香梨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在希尼尔水库的一片香梨园内,农户张水云的香梨一个个如纺锤般挂在树枝上,果形都非常漂亮,咬一口,脆甜多汁。

巴州酵素环保富硒农林协会会长李桂芬告诉记者,这种肥料采用了以前废弃的香梨树枝,自然比其他有机肥的成本要低,目前市面上的有机肥,价格在1500元/吨,而他们只有500元/吨,加了菌的才800元,至少降了一半左右的成本,而且农民将其在粉碎机上加工后,在自己家院子里就可以堆沤。香梨增加的效益更是显而易见的,这片200亩的香梨园,以前也就能卖到4元/公斤,今年已经以5.7元的价格全部订了出去,就是因为它的高品质。

新疆林果提质增效服务团的专家——新疆农业大学教授廖康对记者说:“香梨在生长期间,将土壤里的营养吸收了,需要给土地补充营养,以前都是施化肥,见效是快,但是副作用也很明显,比如说土壤板结,树体抗病能力下降,果实品质下降,微量元素不平衡,透气性不好。把修剪的树枝进行粉碎、补充土壤的有机质是事半功倍的做法,大大缓解了农家肥不足的困难,同时,还节约了人工成本,采收成本也降低了。”

对此,张峰说:“科技解决了生态绿色香梨种植缺农家肥的大问题,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提升了香梨品质和效益,还实现了环保目标。”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开始,巴州果农修剪下来的香梨树枝粉碎加工成农家肥的方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推动了香梨管理的内循环。初步测算,20万吨香梨树枝,如果全部利用起来的话,可节本增效4000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是一笔大效益。目前,库尔勒市将在全市大力推广这种一举多得的方法,让库尔勒香梨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上越走越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新疆巴州:香梨树枝有了新用途”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1102/7891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