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民喝上“定心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30
内容摘要:去年的秋冬连旱让安徽不少地方遭遇了灾情。然而地处江淮分水岭、缺水易旱的定远县却安然无恙,这得益于该县实施的走在安徽各县市

去年的秋冬连旱让安徽不少地方遭遇了灾情。然而地处江淮分水岭、缺水易旱的定远县却安然无恙,这得益于该县实施的走在安徽各县市区前列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

克服供水用水矛盾

“2007年以来,我们抓住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大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入社会投资,快速建起16座农饮水厂,自来水普及率逐年提升,截至2020年3月底,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95.5%。但随着管网老化及维修养护投入不足,原有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此外,水厂各自为政,水资源调配不畅,供水管网末梢和地势较高地区水压不足、水质不稳定、停水等现象时有发生,已不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用水的需求。去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定远县副县长黄保云介绍。

定远县农村饮水涉及18万余户群众,点多面广,同时还牵涉水厂收购重组等诸多事项,解决起来绝非易事。定远县委、县政府对此态度坚决:要进行一次彻底改革,再难啃的骨头也要拿下,让群众不仅“有水吃”,还要“吃好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仅用8个月时间便全面完成16家水厂的重组协议签订,收回的各农饮水厂交由县城乡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实现城市水厂和农村水厂一体化管理。纳入统一管理后,一些问题迎刃而解。

投诉率下降一半

永康镇靠山村的供水以前由靠山水厂负责,但该水厂生产能力有限,加上过去划定的供水范围较大,群众时常遭遇停水或限时供水的烦恼。隔壁的永康水厂生产能力虽强,但苦于不能跨界供水,只能“袖手旁观”。改革后,定远县城乡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将永康水厂的管网延伸至靠山村,保障靠山村村民吃水无忧。

改变的还有服务质量。“和过去的水厂不一样,我们不需要考虑经营问题,只负责生产和服务。”李兵是原定远县自来水公司的管理人员,今年3月调任定远县城乡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永康分公司经理,他告诉记者,过去农村水厂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经营上,效益不好时就会影响服务质量,这也是过去农饮投诉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他到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升服务质量,要求员工一切以用户满意为中心,目前效果已初步显现。“今年4月以来的投诉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李兵说。

城乡居民共享优质水

定远县在编制城乡供水统筹规划方案时一并启动建设骨干水厂工程。2019年已开工建设炉桥水厂,设计规模20万吨,一期10万吨,建成后将保障炉桥镇及盐化园区、七里塘乡、能仁乡等区域供水,供水人口约15万人。规划建设江巷水厂,保障吴圩镇、连江镇、蒋集镇、张桥镇、二龙乡、仓镇、大桥镇、界牌集镇等区域供水,目前正在开展选址征地、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计划6月底前动工。此外,定远县还将开展水厂联通工程,目前已投入5000万元,实现县二水厂与仓镇水厂、仓镇水厂与大桥水厂、县二水厂与青春水厂、县自来水厂与韭山水厂、大余水厂与张桥水厂之间的管网联通。

据定远县水务局党组副书记芮忠群介绍,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定远县将划分成5个供水片区,以江巷水库为依托、以长江和淮河作为补充水源,整合建成七大规模水厂,所有水厂之间将实现源水、清水互联互通,进一步均衡全县供水资源布局,保证一方充足水源,实现城乡居民共享优质水,全面提升群众用水的满意度、幸福感。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民喝上“定心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615/7017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