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林业种植 » 正文

榴莲的繁殖育苗方法与技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5  浏览次数:81565
内容摘要:榴莲是水果中的王者,气味独特,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榴莲的市场价格并不便宜,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一般在春季进行繁殖育苗,当幼苗高至30至40厘米时定植,定植后保持*壤湿润,并科学施肥,长至幼期后进

榴莲是水果中的王者,气味独特,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榴莲的市场价格并不便宜,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一般在春季进行繁殖育苗,当幼苗高至30至40厘米时定植,定植后保持*壤湿润,并科学施肥,长至幼期后进行整形修剪,保持良好树型。那么榴莲都有哪些繁殖育苗的方法?

一、种子繁殖

常用种子繁殖榴莲,但榴莲遗传变异性大,每只核都可能长出十种不同品质的果实,而且良莠不齐,劣等榴莲可育出非常优秀的品种。

1、种子处理

首先将吃完的榴莲剩下的籽收集起来,然后清洗干净进行催芽处理。即将干净的榴莲籽浸泡在清水中,浸泡一天且温度维持在25℃以上。一天过后,可以明显发现榴莲籽外皮有破裂的痕迹,代表其将要发芽,但最好不要立马种植,建议等芽长出2厘米左右再进行种植。

2、准备盆*

准备一个自己常用的花盆,装上大概8分满的*壤,而*壤也最好要保持一定的肥沃力度。装好后注意不要用手按压*壤,这样容易引起*壤板结。准备完成之后,还需要适量进行浇水,保持*壤湿润。

3、栽种入盆

种子和盆*操作完成之后即可进行栽种了,在栽种的过冲需要注意别将芽点朝上,因为这是它的根部,要扎根于*壤当中。同时栽种最好由内而外整齐排列,这样保障其符合种植密度。最后栽种入盆后还可以在表层覆盖一层碎石子,并喷洒水分,让种子和*壤完全湿润。

4、后期养护

栽好后放置在阴凉且温度较高的地方养护,不用经常洒水,*壤微微潮湿就行,大概半月左右就能长出小苗。

二、嫁接繁殖

好的榴莲也可育出劣质品种,有的实生榴莲终生不挂果。且播种后4到8年才能结果,为了培育优良品种,保证品种纯,早结丰产,多采用嫁接繁殖来培育榴莲。

1、芽接

砧木铅笔般大小,现砧木茎部离*10cm处,由上而下割两道宽0.7cm,长3~4cm切缝,在两道切缝的顶端平切一刀,将皮拉起,长短与芽片相吻合。切口下端留下少许已拉开的皮以供托住芽片。获取芽片的过程与砧水切缝拉皮方法相同,镶合后,用1cm宽的塑胶薄膜带扎紧。嫁接口最好在两天内不要接触雨水。

注意的是其他果树芽接法可将芽体完全包扎,唯有榴莲例外,因为芽片上的芽体容易脱落。两星期后就可知是否成活。成活后,在砧木上端离接芽约30cm处剪掉以刺激芽眼快速生长。日后,砧木会滋生很多的砧枝,这些砧枝不可完全除掉,必须翻下一两枝以帮助接芽吸收养分,但是所留的砧枝不可让其生长过盛,需时常修剪以免阻碍接芽的成长。

2、劈接

种籽萌芽尚未开叶或者未成木质前的幼苗最宜作砧木。在砧木离6~7cm处平剪,在平坦的砧桩中间往下直切一刀约1cm深成“V”形;获取与砧桩直径相当而有两三个芽的枝梢作接穗,长约8~10cm,将叶片剪去3/4,把接穗下端扁削成楔形,插入砧桩切缝处,用薄膜带扎紧。事后用透明塑料袋将整棵秧苗套住以防接穗水分被蒸发出去,放在阴凉之处大约两三星期后,如接穗的叶片不会脱落者即告成功。

3、靠接

只适宜少量的繁殖,种在塑胶袋内的秧苗约六、七个月大就可供作砧木,有关接穗的枝梢大小与砧术相等,最理想的是直立的营养技。

4、扦插

用的枝梢大约15cm长,直径如筷子般大小,要有数片叶子及芽体,每片需剪去三分之二,以防止水分蒸发。枝梢向下的一端斜削或从下而上叉剪1厘米,涂上一层荷尔蒙生根剂,插入潮湿的沙杯中,置于光照弱的温室里,浇水,经七、八个星期后如果叶片不会脱落,幼根生长,便可移植于塑胶袋内。

5、枝梢腹接

砧木大小均可,只要它已长成木质,皮层易于剥开,插梢处高低自选,切口过程与芽接相似。选取长10cm尚未开叶,未成术质的壮嫩枝梢作接穗,接穗斜削长度比砧木切口稍为短些,插入砧木切口,用塑胶带绑住,再以透明塑胶纸包紧,置于阴凉处。两星期后剪开胶纸,但胶带切勿解歼,直到枝梢长成为止。

以上就是榴莲的繁殖育苗方法,榴莲属于纯热带作物,生长所在地日平均温度22℃以上,无霜冻的地区可以种植。每年的十月和十一月,是榴莲种植的最佳时期,存活率相比较高,这个时候种下,缓苗一段时间,明年春天就可以正常结果了。

推荐阅读:榴莲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榴莲的繁殖育苗方法与技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325/7601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