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林业种植 » 正文

李子树产量不高,大多是这八个原因造成,赶紧看看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31  浏览次数:81544
内容摘要:在农村,很多人家里会种些李子树,到了夏天的时候就可以摘着吃了,种得多还可以去市场上卖。有些种植李子树的朋友会发现产量不怎么高,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小编想下面会给各位介绍八个主要原因,种植户赶紧来

农村,很多人家里会种些李子树,到了夏天的时候就可以摘着吃了,种得多还可以去市场上卖。有些种植李子树的朋友会发现产量不怎么高,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小编想下面会给各位介绍八个主要原因,种植户赶紧来看看吧!

李子树产量不高的八个原因:

1、园址没选好

有些新手果农把树栽在了不适宜建园的地块,结果是低产质劣甚至死树毁园。究其原因,是不了解李树生长习性。李树有三怕——怕风、怕涝、怕寒流,果园一定要建在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超过2米的地方。

2、品种单一

李树自花结实能力差(或不结实),建园时必须配植授粉树。生产中有不少李子园就没有授粉树,光见长树,不见结果。建议新建园一定要选择花期同步、相互授粉好、市场价值高的品种作授粉树。

3、定干偏低

生产中,大多李树的定干高度只有60~70公分,且拉枝不到位,产量上不去,成熟果还易被野鸡野兔啃食,果子大小也不均匀,影响商品果率。李树定干高度以1~1.2米为宜,拉枝后既通风透光,还能防止野鸡野兔危害,且果个均匀、着色好。

4、栽植过密

大多李子园存在栽植密度过大的问题。行距窄(2.5~3米),株距更窄(1~2米),施肥、喷药、疏果、采果、运果都不方便,树枝拉不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产量上不去。解决李子园密度过大的办法是间伐。间伐要灵活,主要针对老弱树、果小树。同时要除去过低的枝(距地面80公分以下),对留下的主侧枝开张角度,多留水平枝和下斜枝,达到平衡树势、高产稳产的目的。

5、树形单一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树形主要是开心形,该树形的缺点是主侧枝少,中长结果枝也少,立体空间利用率不高,产量自然上不去。适宜李树丰产稳产的树形应为高干矮冠纺锤形和“T”架弓棚形,这两种树形既抗风,又通风透光,果子着色好,果个均匀,产量高,还便于人工和机械作业。

6、施肥量小

要想李树早结果、多结果、结好果,实现丰产稳产,就要严格按照李树不同生长期的需肥量,合理、足量、配方施肥。生产中施肥量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每生产100千克李果,需纯氮0.9~1.2千克、五氧化二磷0.7~0.8千克、氧化钾1千克左右。未挂果的幼树以氮、磷肥为主,适当配以有机肥(人畜粪、油渣、绿肥及生物菌肥等);初果期树,氮(N)、磷氮的用量看树的长势确定,可施可不施,9月份以有机肥、生物菌肥为主,适当配以磷肥。开沟深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同时施入一沟,磷肥另施一沟。

7、乱用农药

生产中,相当一部分果农既不订杂志,也不买专业书籍,对自己果园病虫发生情况的观察和监测也不到位,习惯于跟着别人用药,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增大了生产成本。李树常用的防病制剂(保护性)是石硫合剂、80%代森锰锌;常用的治疗性制剂有3%中生菌素、72%硫酸链霉素、2%春雷霉素、2%辛菌胺、10%苯醚甲环唑、3%抑霉唑等。铜制剂用在李树上易发生药害,不建议使用。

8、商品率低

大多数果农没有“三无(无病虫害、无残留、无伤疤)一净(果面干净)”和“一大二红三甜四脆”的商品观念,只图产量,忽视质量,树上挂的果能留便留,哪怕是有风磨疤、小病疤,一律都留下,到卖果的时候还是会被挑出来,既浪费了树体养分,也没有经济效益。

看完本文,种了李子树的果农们也知道不结果的主要原因了,大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始注意,避免出现产量低的现象哦!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哈!

关于李子树产量低原因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农村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想提高四季豆产量需要注意哪些施肥技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李子树产量不高,大多是这八个原因造成,赶紧看看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731/7494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