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林业种植 » 正文

春季茄子种植想提高保果率,那么要做好阴雨天气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4  浏览次数:81367
内容摘要:茄子很多地区都有种植,现在大棚茄子很普遍。早春2-4月大棚温度经历了从低温到后期温度逐渐增高改变,植株养分积累减少,生长发育加快,落花落果频繁,病果增多,这时候可根据气温变化规律,分两个阶段进行棚内管

茄子很多地区都有种植,现在大棚茄子很普遍。早春2-4月大棚温度经历了从低温到后期温度逐渐增高改变,植株养分积累减少,生长发育加快,落花落果频繁,病果增多,这时候可根据气温变化规律,分两个阶段进行棚内管理。

一、第一个阶段为2-3月

这时候气温普遍较低,土表干燥,这时候主要以保温防冻为主,要求棚温白天25℃~28℃,夜间15℃左右。

1、白天要通风,晴天可在9点以后开棚,通风量由小到大至4点闭棚。夜间加强覆盖保温,防治棚内温度低于10℃。阴雨天可在中午前后进行小通风,不能过大,时间不能长以免棚内温度下降太大。

2、肥水管理以叶面喷施和根部淋施为主,可在晴天中午进行,这时候是植株吸收营养的最佳时期。

3、做好保花保果,由于营养不足,土壤干燥或过湿,温度过高或过低,氮肥施用过多都会造成植株徒长等引起落花落果。

防落素对嫩叶、嫩芽的危害,可用喷花法,早期低温阶段用浓度为30~50毫克/千克,随温度上升,使用浓度下降。可手持小型喷雾器,将花穗夹在手指间置于手心喷洒一次,若是花穗较多,对后期开放的花朵可再喷一次。

二、第二阶段为4月份

这时候气温逐渐上升,温度多变,干湿交替,棚内湿度过大要及时做好通风工作,降低棚内湿度和控制棚内温度过高,减少病害的发生。

1、温度和通风管理棚内中午温度逐渐高于植株正常需要温度,应加强通风,否则易造成棚内温度过高而使植株烫伤。通风时间长短和通风量可依棚内温度计显示温度加以控制。

2、及时追加全肥和整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植株生长也逐渐加快,迫切需要养分肥料的补充,可由小到大,加大施肥量。亩施尿素5~7千克,每隔10天左右追施一次;还应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3~4次。同时结合追肥,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后要通风换气,防正棚内空气湿度过高。

3、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棚内湿度大,病害发生普遍,应使用粉尘剂或烟熏剂,减少棚内水分散发。灰霉病,可用40%异菌·腐霉利每隔7~10天1次连防2~3次。主要虫害是蚜虫、红蜘蛛、蓟马等用70%吡虫啉、43%联苯肼酯、34%螺螨酯;蓟马用30%噻虫胺、5%多杀霉素等防治。

4、及时采收和追肥采收应掌握"时间稍早、果实稍嫩"的原则,具体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环状带的宽窄变化而定,以白色环带较宽为宜(也称茄眼)。不仅能早上市,品质嫩,增加早期产量,有利于后期各幼果的生长,提高全期产量。

三、阴雨天气的管理

在水分管理上,要注意通风, 首先应控好棚外四周排水沟,以免造成棚内湿度太大,棚内作高畦避免雨天喷药和浇肥水。在中午外界气温允许情况下进行"两低两小、两高两长"通风:气温低、小通风;湿度低、小通风;温度高、通风长;湿度高、通风长。若棚内温度低、湿度高、也应进行短时通风,但要及时闭棚保温。

关于春季茄子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春季茄子种植想提高保果率,那么要做好阴雨天气管理!”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314/7261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