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变化的理解和描述,首先要建立在对现状的认识上。对于养猪业,虽然生产水平和20年前相比变化非常大,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生产效率低(全国的平均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在16头左右,而国外已经达到28甚至30头以上)、规模化程度低(规模化养殖的比例不足40%)、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亟需提高(新技术的应用速度低)、疾病状况复杂等等,这些都是畜牧从业者面临的挑战。同时社会大众的传统观念,认为畜牧业归口是农业,这对于员工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都有消极的影响。
人口结构变化和其他行业的人力需求,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提高畜牧业的人力成本,直接因素是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间接原因就是其他行业对劳动力资源的分流。畜牧行业未来的竞争是成本和质量的竞争,究其根本是效率的竞争,对于劳动效率低的企业,会很快感受到劳动力缺乏的窘境。
这就倒逼着畜牧企业引入新设备、改善养殖工艺等方式来尽可能的减少人员而提高效率,这就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企业也会通过技能内训、外部培训和技术方案支持的方式,来满足专业人才的需求。相信很快就会出现一批依附于畜牧企业的培训、咨询机构来填补这个空缺。
游牧畜牧业属于传统畜牧业,牧场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游牧畜牧业低成本低产出,依靠草原、山地原生草场为主要投入品,依赖于牧民的经验管理;牧场畜牧业一般需要专业的设施设备及养殖场,通常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一般投入一定的配方饲料,生产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