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业巨匠——农圣贾思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24  来源:中国农业网  浏览次数:84253
内容摘要:贾思勰,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生平不详,曾任高阳郡(治高阳,今属山东临淄)太守。并且撰写了我国保
     贾思勰,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生平不详,曾任高阳郡(治高阳,今属山东临淄)太守。并且撰写了我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巨着——《齐民要术》。

 

 

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走上仕途,当过太守,可是他对农业的研究,不是停留在嘴上,或单单把别人的经验写在纸上。他是亲自去做,有了体验,再记录下来。他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从而获得更为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中年以后,他回到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活动,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约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至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54年)间,贾思勰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 全书凡10卷92篇,11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书中引用了100多种古代农书和杂着的内容,使《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着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齐民要术》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基础的。北魏之前,我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该书自出版后,受历朝重视,传遍海外后亦被常成为研究古物种变化的经典,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时,曾参考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有说此书正是《齐民要术》。其中许多知识直到今天还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彰显贾思勰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业巨匠——农圣贾思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124/6401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