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绿水青山传承红色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81
内容摘要:没啥,就希望我妈的高血压病能好起来。当地一位贫困群众被问及还有什么困难时,思考了一下,如此回答。真脱贫了!井冈山作为红军故
 “没啥,就希望我妈的高血压病能好起来”。当地一位贫困群众被问及还有什么困难时,思考了一下,如此回答。

真脱贫了!井冈山作为“红军故乡”“革命摇篮”,于2017年2月率先脱贫,成为全国典范。

9月中旬,我们参加“根在基层”井冈山调研实践,在亲身瞻仰红色“圣地”中接受党性教育,实地调研7个贫困村和6个产业基地,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全面了解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法及成效。

在调研中发现,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优化生态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井冈山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竹、果等特色农业,依托农业企业、合作社、基地,引导贫困户以产业帮扶资金、土地折价入股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江西井冈山茶叶厂联合黄洋界茶叶合作社等,帮扶56户贫困户,贫困户可以从中土地租赁、分红、务工等获得收入,仅此一项,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井冈山高科技农业博览园的600亩智能大棚,提供了200个就业岗位,其中贫困就业人口有100多人。目前,井冈山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6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一户一人务工”,贫困人员均纯收入5500元以上。

井冈山还着力发展特色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神山村,竹果、糍粑等产业蓬勃发展;大陇镇案山组与企业合作打造美丽乡村度假村,客栈精美,设施齐全,如同欧洲小镇。贫困户以出租房屋,参与旅游接待、销售当地特产、就地务工等形式从中受益。

井冈山地区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坚持有所不为,不鼓励传统养殖业,而是大力发展稻田蛙、娃娃鱼等生态特色养殖业,真正为后人留下最美好的、最可宝贵的青山绿水。

围绕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当地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利用当地方资源禀赋,开展红色培训和红色旅游。在茨坪镇、博物馆、黄洋界、山村等处,随时可见身着灰色红军服装的学员。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井冈山有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34个,仅2017年就开展红色培训30万人次。

国家的好政策取得了真实效!调研所见,蓝天白云映衬着绿竹碧水,灰瓦白墙上悬挂着红色标语,村村都通了水泥路、自来水,安排可冲水厕所,爱心公寓作为托底居住保障,鳏、寡、孤、独、废疾者享受保障,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可获得生活补助,每个贫困村都建有卫生计生服务室,贫困群众新农合由财政全额负担。井冈山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绿水青山传承红色文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027/6272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