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浙江青田:逢秋收庆佳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18  浏览次数:82185
内容摘要:9月15日一大早,位于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的石前村便热闹起来,七八辆旅游大巴开进村里,私家车更是络绎不绝。下来的一批批游客,大多身着短裤,因为今天体验活动中,有一项叫捉田鱼。还未及开始,个个跃跃欲试,就等着主办方鸣锣开捕。
        9月15日一大早,位于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的石前村便热闹起来,七八辆旅游大巴开进村里,私家车更是络绎不绝。下来的一批批游客,大多身着短裤,因为今天体验活动中,有一项叫捉田鱼。还未及开始,个个跃跃欲试,就等着主办方鸣锣开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年的中秋前后,在青田,有着割稻子、捕田鱼的传统习俗,既是迎中秋,也是庆丰收。今年,该节庆被列入全国首届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全省仅有6家。早在2005年,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便荣获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称号。如今,当地还别出心裁地为其取名“稻鱼之恋”。

活动现场,彩旗飘扬,伴着欢快的音乐,女子鱼灯队来回舞动,一旁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弯着腰。简短的开幕式后,捕鱼正式开赛。

此时,一亩多大的田里,几十人已同时出战,尽管烈日直晒,个个满头大汗,精神却都格外抖擞。只见岸边围满看客,加油声此起彼伏。十分钟后,终于有人拔得头筹,捕获首条田鱼,全场顿时报以喝彩,惹得其他选手更显心急。

据青田县副县长陆剑飞介绍,相比以往,今年的活动显然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性,目的就是希望让游客通过深度体验,直接感受稻田养鱼的独特文化。在割稻和捕鱼前,主办方专门举行了一场庆典仪式,用新饭敬天地、敬父母,用米汤犒劳田里的耕牛,一旁的幼童们则舞起庆丰收的鱼灯,简约而不失庄重,每个环节都充满着浓浓的地方特色与文化气息。

尝新饭是传承了1300多年的习俗,每到中秋丰收之时,当地村民都会把家里刚收来的新米分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当然,在看完表演、捕完田鱼后,各地赶来的游客都会留下来尝尝新米,用味蕾一同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随着文化元素的不断挖掘,加上青田稻鱼米本身“无化肥、少农药”这一独特的生态种植方式,使其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因势利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活动,融入旅游、文创等元素,将过去的劳动过程变成农事体验,把土土的农产品化身旅游地商品。如今,来青田乡村观光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既拉长了产业链,也大大提升了品牌附加值。

来自温州鹿城区的王悦悦,此次带着母亲和女儿一同来到青田,下田割稻子、下水捕田鱼,还尝了新米,临走时,又带了不少土特产,5岁的女儿恋恋不舍。王悦悦说:“这些农耕记忆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对小孩子来说,更是未曾有过,通过实地参与,唤起了乡愁,更让农耕文化得以传承,明年还会再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浙江青田:逢秋收庆佳节”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918/5869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