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张云健:把一枚桑叶“吃干榨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508
内容摘要:你看,这边是丝巾、蚕丝被等蚕丝系列产品,这边是桑叶茶、桑葚酒等初加工产品。再往里走,就是糊状叶绿素、油溶性叶绿素、叶绿素

“你看,这边是丝巾、蚕丝被等蚕丝系列产品,这边是桑叶茶、桑葚酒等初加工产品。再往里走,就是糊状叶绿素、油溶性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镁钠盐等深加工系列产品。而且,咱加工完的桑叶残渣,现在也正在研究开发,变身为优质生物肥料。”近日,在位于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的潍坊恒源丝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健给记者介绍公司产品。

今年50岁的张云健,1993年成为临朐蚕丝厂的合同制员工,自此开始了走街串巷收购蚕茧的生活。然而,1998年,张云健在运送蚕茧时遭遇了严重车祸。“压坏了一条腿,身体残疾了不说,工作也无法继续,那是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痛定思痛,我暗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趟出属于我自己的路。”张云健说。

伤痛没有打倒张云健。2000年,张云健揣着5000元,走上了创业之路。“我自工作起就和桑蚕打交道,没有别的长处。要创业,就要在这一行找出路。事实证明,能成功走到今天,得益于我在桑蚕这一行业的专注化发展,做到了对一枚桑叶‘吃干榨净’。”回顾自己的创业路,张云健颇多感慨,“再有就是关键时刻政府的扶持。上加工设备一次性投入大,咱农民哪里投得起?县里的农业开发办、经信委、科技局等部门,都给了我不少支持。”

在多方扶持下,从开始收茧抽丝,到拥有自己的蚕丝产品和品牌,再到加工桑叶茶和桑葚酒,再到有自己的桑园和养蚕基地,再到进军叶绿素、天然植物醇等深加工领域……张云健一路走来,随着企业加工能力的拓展,公司的经营风险越来越低,效益越来越好。2016年,公司已建成原料基地两万多亩,年销售收入达8500万元。

现在,恒源丝公司又在此前的加工废料——桑叶残渣上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用桑叶残渣加工成的生物有机肥,有机质标准含量高出普通有机肥两倍多,使用效果非常好,每吨售价高达2000元。”张云健笑着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张云健:把一枚桑叶“吃干榨净””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1122/5569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