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治玉米价格跌破每斤1元 农民粮商都犯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813228
内容摘要:粮价下跌,最受伤的当然是农民。受市场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长治的玉米价格跌破每斤一元钱,并出现罕见的玉米卖粮难。卖粮
 粮价下跌,最受伤的当然是农民。受市场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长治的玉米价格跌破每斤一元钱,并出现罕见的玉米卖粮难。“卖粮难”会给农民带来哪些影响?农民将如何应对?带着一系列问题,日前,记者走访了长治的部分种粮大户、粮食收购商、粮食主管部门,探寻粮价下跌背后的影响。

A 玉米价格下滑,农民发愁

玉米价格的下滑,对于种粮收益本就不高的农民来说很难接受。

“我平时农闲时节一直在外地打短工,农忙时节总会回家种地。可是按照今年的情况,明年我都不打算种地了。在外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就赶上种地一年的收益了。”12月9日上午,壶关县树掌镇村民秦平生对记者抱怨道。

“秋末冬初,玉米价格一路下跌至8毛钱一斤了,就这还没人来收粮。好几年了,玉米的价格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低。”壶关县石坡乡板安窑村农民郭茂松无奈地说。

和秦平生、郭茂松一样,长治很多种粮户也遭遇同样的困境。壶关县秦庄村农民王鹏告诉记者,因为今年玉米收购价格低,村里已经有不少人都把粮食囤起来等价格高了再卖。但他考虑到自家种植面积大,压本高,加之没有地方存放,只得决定尽快把粮食卖掉,“收割机割一亩地要100块钱,我种了15亩地,光收割就得花1500元。为了节约成本,我和妻子把玉米掰回来以后自己慢慢剥皮,手都疼得不能端碗了,种地真不容易啊,但丰产不增收,种地顶啥用呢?”王鹏气馁地说。

采访中,平顺县苗庄村的一位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粮食大丰收,本来挺高兴的,一亩地产1400多斤,但按现在的价格,一亩地也就卖个千元左右。一亩地需要5斤种子70元,耕地60元,肥料150元,浇两次地60元,地膜60元,联合收割机割一亩又得100元。从播种到收割,再加上人工费、油料费等,卖粮食的钱也就所剩无几。”

附近的村民纷纷表示,现在种子、化肥这些钱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人工费贵。“我和老公都在外面打工,为了家里的几亩地还得请假回来,扣的工资比一亩地挣得还多。受了累还不挣钱,大半年白忙活了。明年我准备把地承包出去,省心一些。”村民李凤果告诉记者。

B 价格太低,种粮大户更愁

“现在价格太低了,想等一等再卖。”看着堆积如山的玉米,程满堂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程满堂是襄垣县北底乡南娥村有名的种粮大户,去年流转土地800亩,其中500亩种植玉米,300亩种植高粱,家里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用机具一应俱全。“今年赔大了,欠农民的流转土地费用和工人工资还不知道能不能按时给了呢。”说起这,老程眉头紧锁。

据记者了解,今年长治市大部分地区新玉米的收购价格为每斤0.8元左右。而去年同期,新玉米的收购价格基本在每斤1.05元以上。“今年夏季气候干旱,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亩产玉米1200斤,再加上价格下跌,种粮越来越难啦!”程满堂感慨地说。“没有地方盛放粮食,万一发霉了,就更亏了。”黎城县停河铺乡下台北村种粮大户赵建国说。赵建国去年流转土地1800亩,平均亩产将近1000斤。“往年这个时候,就有收购商、饲料公司前来收购,今年却没动静。等过段时间,我准备先卖一部分玉米,要不没地方存放。”赵建国今年的玉米产量达到150万斤,尽管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是总比粮食发霉了强。“与种玉米相比,高粱就好多了,投入比玉米少,价格却比玉米高。”程满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玉米每亩地投入800元左右;种高粱每亩地投入差不多700元。按去年的价格来算,玉米亩产1200斤,每斤收购价1.1元,每亩地纯利润400余元;高粱亩产1000斤,每斤收购价1.4元,每亩地纯利润达到700元。“这样算下来,明年地里种点啥,还得考虑考虑。如果玉米价格持续走低,我会考虑多种经营。”程满堂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治玉米价格跌破每斤1元 农民粮商都犯愁”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512/5404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