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给丝绸产业带来美好前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22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81943
内容摘要:    仿真设计实验室、面料设计实验室、产品制作实验室和展示大厅1月18日,记者走进浙江理工大学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
   

 

  仿真设计实验室、面料设计实验室、产品制作实验室和展示大厅……1月18日,记者走进浙江理工大学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实验室,这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不但摆放着大家熟知的丝绸织机、印花机、提花机,也有普通人极少接触到的高科技设备。

  “在我们实验室里,有个三维人体扫描仪设备,非常智能,对着人扫一扫就可以获取人体的三围尺寸并读取到全身大量数据,还能储存信息,随时进行后续研发设计,丝绸服装款式三维数字化设计变得简单易行。”实验室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邹奉元介绍说,以往丝绸服装的定制都需要手工测量。

  新设备和新技术,给企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也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高贵、精致的丝绸不仅是杭州亮丽的外衣,丰厚的丝绸文化底蕴也将杭州这座城市装点为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在浙江,丝绸产业规模大,特色明显,拥有凯喜雅、万事利、达利等大型品牌企业,丝绸销售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占全国近四成。但在丝绸文化传承方面,缺乏针对传统丝绸元素系统的数字化保护,丝绸图案、色彩、版型缺乏创新,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个性化、时尚化、创意化的需求,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开始实施“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项目于今年1月成功入选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12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不久前,实验室和杭州江宁丝绸制衣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将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应用于公司的产品开发过程,大大优化了产品开发的周期,同时建立丝绸服装虚拟试衣平台,利用网络展示所有的丝绸产品,节省了开设零售终端的费用。公司负责人说:“以前顾客需要在实体店一件件试衣服,现在网络上点点鼠标,就可以看到公司丝绸服装的三维成像,输入自己的身体数据,马上可以看到匹配度和着装效果。”

  邹奉元向记者介绍,在实验室,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传统丝绸产品的纹样、织造、染色等工艺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进一步设计纱线、组织、色彩等要素,织造出所需要的创新丝绸产品。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该实验室将通过对丝绸文化的传承及丝绸产品设计技术的系统研究,解决丝绸产品数字化设计的共性关键问题,提升丝绸科技领域的数字化攻关能力,为传统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增强丝绸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给丝绸产业带来美好前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122/5301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