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资讯 » 正文

海归的他投资80万元当农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0  来源:每日萧山  浏览次数:89973
内容摘要:   把小多肉植物种成艺术品,把多肉植物种植大棚装饰成可爱的植物馆,让游客DIY多肉盆景带回家刚过去的周末,在沈北新区尹家街
   
          把小多肉植物种成艺术品,把多肉植物种植大棚装饰成可爱的植物馆,让游客DIY多肉盆景带回家……刚过去的周末,在沈北新区尹家街道绿馨花卉基地的一个多肉种植棚内,一场特别的派对吸引着前来参观的游客和多肉经营商,当地不少种植户感叹:还是人家“海归”的营销招法新。

  种植户口中的“海归”叫刘晓驰,今年33岁,2013年从英国留学(课程)回国。归国之初,他应聘到市内一家大型汽车企业就职,薪酬也不错。可没干多久,他就痴迷上一种形态各异、体态娇小得多肉植物,一发不可收。种养、杂交、繁殖……后来,他干脆辞职,把养“肉”当成了创业项目。7月6日,在刘晓驰的植物馆里,记者对眼前肤色黝黑,头发微卷的年轻人的创业故事产生了兴趣。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各种植物,留学期间参观了英国植物馆,更是大开眼界,看到了各种新奇古怪的植物,回来上网搜,很多国内都没有,当时就决心回国后想办法弄点奇特的植物来养。”刘晓驰回国后,一边上班,一边从玩家、网店里淘各种植物来养,多肉成了他的最爱。它们占地小、投入不多、年轻人喜欢,因此他把自家的阳台当成了多肉实验室,与资深玩家交流经验,买书上网查阅多肉的种养方法,上论坛了解多肉的最新品种、市场行情等。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晓驰就在自己家里成功养殖了200种多肉,其中有10余种新品,都是他自己杂交试种出来的,市面上根本没有。

  在掌握了养肉的“绝技”后,刘晓驰不顾父母的反对,辞掉工作,毅然跑到沈北新区的绿馨花卉基地买大棚、铺花池、种多肉,投入80多万元,当起了农民。一年多来,刘晓驰和爱人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了植物馆里,他们的成果也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同样是当农民,晓驰的视野和能力让普通的种植户很难企及。他的种植品种很多是独一无二,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绿馨花卉基地负责人潘莲香告诉记者,晓驰的目光放得更远,他能一门心思繁殖、独创新品种,仅这一点上,就有很大的竞争力。眼见着他的多肉长势喜人,晓驰却不急着出售,他要把现在的大棚做“母棚”进行品种展示参观,他要再扣两个棚,做生产基地。不进口韩日的品种,却把自己独创的“心头肉”卖到国外,刘晓驰的市场竞争能力无限。

  “其实,我是把兴趣变成了事业。”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刘晓驰想注册一家多肉植物的文化传播公司,对多肉文化进行科普,开展多肉种养的教学。最近,他正在与一网络商城谈合作,将基地变成该商城的自有品牌,搭上“商业大鳄”的快班车,把自己独创的品牌送到千家万户的阳台、办公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海归的他投资80万元当农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910/5216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