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截至2017年底铁力市有信心利用“互联网+”扶贫措施实现困难户全部脱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897
内容摘要:  黑龙江省铁力市传出好消息:一是通过招商,该市已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3家电商引入本市,并在全市12个省级贫困村中
   黑龙江省铁力市传出好消息:一是通过招商,该市已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3家电商引入本市,并在全市12个省级贫困村中的8个村建立了电商服务站,年内,另外4个省级贫困村也将全部建站;二是该市2639个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确定吸纳贫困户1214户,占贫困户总数的22%。

铁力市地处黑龙江小兴安岭南麓,是个多山少地的地方,这里的贫困户,不少是因地致贫。又因信息闭塞,当地农副产品一直卖不上好价,这对贫困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针对这一现状,在精准确定贫困户、致贫原因、脱贫对策、帮扶人员、脱贫时间、领导责任等基础上,该市创新扶贫方式,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互联网+”作用。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铁力出台优惠政策:对由贫困村组建起的达标农机合作社,给予不低于农机装备20%的资金支持;对由贫困村成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每社补贴2万元;各类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享受金融低息再贷款政策。该市确定,今明两年,在3个省级贫困村组建3个农机合作社,吸纳300个以上贫困户带地入社,带动500名以上贫困人口脱贫;鼓励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400个贫困户、3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发挥“互联网+电商”的扶贫作用,已搞得有声有色。眼下,由团市委承担的电子商务进村屯工作,取得可喜成果:现有34个村建立了电商服务站,今年内还将有20个村建站。村级电商服务站的建立,不仅让村民不出村即可买到价格便宜的农资及日用品,更可将村民的农副产品卖个好价。以往,本地村民一直是卖稻子,每公斤3元钱。现在,村民将稻子加工成米,经简单包装,在网上卖到每公斤9元。女青年刘清蕾,是本市年丰乡省级贫困村东河村人,在本村开办电商服务站时,起初只有她一人,她将本地每公斤5元的大米在网上卖到10元后,顿时出了名,连临近的村、特别是贫困村的村民,也纷纷把大米拿到她这儿卖,一个人忙不过来,她的店已发展到4人。不仅如此,村民通过网上销售,也了解了市场,今年就有村民盯上了畅销价高的品种,调整了种植结构。

翁希华,是铁力市铁力镇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以往,她一家3口租住在一间车库里,全家人仅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生活。去年末,她参加完由市妇联举办的“互联网+我要做微商”培训后,向亲友借了700元做起“微商”。现在她已赚了10余万元,不仅买了楼房,还发展了30位代理人,其中1人为残疾人、2人为贫困人口。据了解,自去年10月至今,该市妇联共举办“微商”培训班9期,举办妇女、特别是贫困妇女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培训班11期。目前,全市已有千余名妇女从事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买卖的“微商”,其中贫困妇女在百人以上。

据铁力市市长张奎介绍,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既可使土地少的贫困户带地进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又分红利又赚工钱,实现快速、可靠脱贫,还可进一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样,发挥“互联网+”在扶贫上的作用,既是考虑脱贫,更是考虑利用互联网与市场联系紧密的优势,推动供给侧改革。目前,铁力有12个省级贫困村,精准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为5513户和10135人。2017年底,在精准确定的扶贫措施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互联网+”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一个不落脱贫,铁力市有十足信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截至2017年底铁力市有信心利用“互联网+”扶贫措施实现困难户全部脱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411/5103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