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超强厄尔尼诺致今年入汛日期较往年偏早或转为“拉尼娜现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1950
内容摘要:  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入汛日期较往年偏早。据预测,今年汛期全国降水偏多,但全国仍可能发生大范围严重干旱。 从目前情况
   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入汛日期较往年偏早。据预测,今年汛期全国降水偏多,但全国仍可能发生大范围严重干旱。

      从目前情况看,今年诸多现象都与1998年春季十分相似,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春雨贵如油,多了也发愁”。根据气象分析,6日至8日,贵州、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雨带逐渐南移,安徽南部、湖北东南部、浙江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者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还将有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近期连续的密集降水,让人们感到今年的雨水来得有点频繁,势头有点猛。水利部依据《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试行)》,已经将今年我国的入汛日期确定为3月21日,并宣称这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了11天。此前,水利部部长陈雷曾表示,今年我国的气象年景偏差,将从可能出现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做好应对大灾的准备。

其实,据水利部门监测,我国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天气异常情况。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其中华南、江南面平均降水量725毫米、631毫米,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和四成,均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超过1998年同期。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江西等地有5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长江流域湘江上游发生了1940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大洪水。

厄尔尼诺的作祟被认为是这些异常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此番2014年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已成为20世纪以来最强的事件,预计将持续至今年5月,之后,将有可能转为拉尼娜现象。对于厄尔尼诺,我们并不陌生。1998年我国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就是由它引发的,洪灾导致近2亿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

      “从目前情况看,诸多现象都与1998年春季十分相似。”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表示,根据全国气候趋势和水文情势会商预测,今年汛期全国降水偏多,可能发生范围较广的春汛,南方江河发生流域性洪水的可能性较高,台风登陆强度偏强,北方江河发生流域性洪水的几率正在增加,全国仍然可能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也分析预测,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将于今年5月结束,但对气候的影响仍将持续,防灾减灾形势不容乐观。“从历史统计规律来看,厄尔尼诺事件达到峰值后的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容易出现洪涝灾害。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引发了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导致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今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各项应对工作不容有失。和以往相比,今年水利部门的准备工作全部提前开始,国家防总2月16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早安排、早布置、早落实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防汛抗旱检查较常年提早近两个月时间。

同1998年相比,如今我国建成的防汛工程与非工程体系都不可同日而语。以长江流域为例,我国不仅已拥有三峡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并且可以实现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更好地防洪减灾。从监测预报手段等非工程措施看,上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只有800多个报汛站,靠电报传输需要3个小时才能收集全部信息,而如今7000多个站点的数据只要半小时就能汇总好,高科技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预报精度,延长了预见期。

尽管如此,我国的防汛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思想准备来说,一些地区多年不来大水,部分干部群众水患意识较为淡薄。黄河30年、海河近20年、淮河近10年没有发生过流域性大洪水,不仅干部群众防洪抢险经验不足,而且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刘宁坦言。除此以外,我国的防洪工程体系也还不完善。“大江大河部分河段尚未达到规划防洪标准,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偏低,重要海堤尚未全部达标,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仍需加强。”刘宁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超强厄尔尼诺致今年入汛日期较往年偏早或转为“拉尼娜现象””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409/5102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