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美丽乡村不止要美丽还要幸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07  来源:中国农村网  浏览次数:83050
内容摘要:  农村变美,既要能看见美丽乡村,更要能看见幸福家园,这样才能让在外务工多年的人们选择回乡时,心里更加踏实。  这几个月
   农村变美,既要能看见美丽乡村,更要能看见幸福家园,这样才能让在外务工多年的人们选择回乡时,心里更加踏实。

  这几个月,家里楼下的十字路口一角,多了一个卖煎饼的摊位。摊主每天早上都来,风雨无阻。借买煎饼的机会,跟摊主聊了几次,可每次都被红火的生意打断了。摊主姓李,来自安徽。42岁的他,已经在北京奋斗了20年。贩过蔬菜、卖过咸菜,如今依靠这个煎饼摊儿支撑妻儿老小的生活。岁月虽然在他脸上留下痕迹,可他的“斗志”依然昂扬。

  问起将来的打算,他说肯定要回老家的。那是准备回县城买房还是回到自己的村里呢?他说当然想回村里,因为那才是家,可说这话时也面露难色。他的为难其实很容易理解。

  算一算,到他回乡时,他在北京已经生活了二三十年。虽然多是风里来雨里去,并没有多少安逸的日子,可也看惯了城市的灯火、适应了忙碌的节奏、习惯了生活的便利。那时如果再让他回到跟城里差一大截的乡村,他难以适应的程度可能跟他当年初进城时一样。

  事实上,像李大哥这样的人应该还有很多。他们并非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渴望没有那么强烈。多年的辛苦奋斗让他们多少有了些积蓄,希望能老来还乡,但对以后的乡村生活又有所担心。

  那么,能让这些进入城市打工多年的人们愿意回去、能够再度从心底接纳、能够安定生活的乡村该是什么样呢?

  碧绿的田野,清清的河水,房前屋后的果树……这想必是很多人向往的田园之美,也是很多外出农民工关于故乡的美好记忆。可是,近年来在工业化的浪潮席卷之下,一些乡村里,庄稼地上建起了厂房,河水变成了“浓汤”,空气也不再清新。失去了乡村的诗情画意,失去了童年的美好回忆,看不见青山,望不到绿水的家园,他们会愿意回去吗?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不少乡村里,建起了一栋栋的小洋楼或者公寓房,乡亲们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可如果只是乡村的外表现代化了,乡亲们依然过着上学难、养老难、看病难的日子,公共服务依然没与城市接轨,那即便回去了又如何能安定生活呢?

  能够让他们回去后安心生活的乡村,应该具有形神兼备的美。干净的饮水、安全的用电、平坦的道路、宜居的房屋,对于亟待改变的农村而言,这些外在的美很重要。因为有了现代化的设施,在城里打拼多年的人们回乡后,才会少一些生活的不适,多一些情感的认同。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同样重要的,还应该让村里人也享受到打破了城乡藩篱的公共服务。因为只建好美丽乡村还不够,更要建成幸福家园。让孩子上得了学,大人赚得到钱,老人养得了老,病人看得起病。只有这些实现了,农村之美的内涵才能更加丰富,农村也才能美得更加长久。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只有农村美起来了,国家的美才是完整的。只有农村美起来了,李大哥们回乡后的日子才会过得更美。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郭启朝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美丽乡村不止要美丽还要幸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507/3459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