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大学生村官下村难原因究竟为哪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0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8812
内容摘要:  开始实行大学生村官到乡镇工作以来,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能踏实在村工作,砥砺品质、锻炼能力,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开始实行大学生村官到乡镇工作以来,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能踏实在村工作,砥砺品质、锻炼能力,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但也不可否认,乡镇借调截留大学生村官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甚至一些大学生村官被选聘之后,一直呆在乡镇,从未去过任职村,“大学生村官”下村难成为大学生村官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所在。

  大学生村官下村难存在诸多因素。一方面是由下到基层的想法但是难以实现。乡镇工作任务多、压力大,但编制数量却偏少,大部分乡镇政府都存在人手不足现象。而大学生村官既“听话”又“好用”,就被当成了“万金油”。大学生村官身兼数职的现象不是个例,乡镇的党办秘书、打字员、统计员、民政专干、综治专干等等,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一个人干多个人的工作量,沉重的工作压得他们透不过气,下村自然让他们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是没有下村的想法。部分大学生村官认为在乡镇机关工作条件好于农村,且离领导较近,更利于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于是把“被截留”当成了一种待遇。

  还有的村“两委”比较排斥大学生村官,把大学生村官当成“负担”,也不愿意自己的权力受到制约,在各项村级事务里“架空”大学生村官,让大学生村官无法进入村里的核心工作,只能打杂,久而久之,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下村的积极性。

  大学生村官学历高、观念新、有热情,正是农村基层急需的人才,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不能真正下到农村,为农民办事,显然有悖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初衷。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对大学生村官,任何不符合政策的截留、借调,都要受到追究和问责。更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让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都能找到在农村干事创业的平台和价值,为他们扎根基层、造福百姓、实现梦想创造条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刘路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大学生村官下村难原因究竟为哪般?”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403/3421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