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如何做农业保险才会真"保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21  浏览次数:81750
内容摘要:2015年03月20日种地就是靠天吃饭,这是千百年来,很多农民朋友的共识。辛辛苦苦忙一年,却因为天灾颗粒无收,往往欲哭无泪,大大影
      2015年03月20日

种地就是"靠天吃饭",这是千百年来,很多农民朋友的共识。辛辛苦苦忙一年,却因为天灾颗粒无收,往往欲哭无泪,大大影响种植积极性。

农业保险却让千百年来农民的共识有了变化,为农民朋友的生产系上了一根保险绳。所谓农业保险,就是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保险。按理说,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保险应该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险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农业保险的"保农"作用在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全充分发挥出来。

农业保险有时不一定"保农",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当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收入仍然偏低,农民朋友普遍缺乏保险意识,参保热情不足。二是农业保险本身还存在着发展水平低、险种不足、覆盖面窄和投保数额偏小,难以起到保障农业生产和为农民减少经济损失的作用。三是农业保险理赔手续繁琐,不够简便,赔偿估价时双方意见往往分歧大,一些本想参保的农民可能因此放弃参保。四是农业保险人才缺乏,农业保险网点分散,工作环境差,既让不少保险公司人员对此敬而远之,又给一些农民朋友带来不便。

好政策必须执行好。笔者以为,农业保险要真"保农",真正成为农民朋友的"定心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要做好宣传发动。要让农民积极参保,就先得使他们充分了解农业保险的政策优惠和保障,相关部门要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要善于用农民朋友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宣传农业保险条款,让广大农民朋友了解政策,熟悉政策。

要完善保险产品。往往群众想保的产品没有,群众不想保的产品靠行政推行,保费标准依然较高,保值水平相对较低,补贴政策的地方配套有的没有落实。面对这些"先天性困难",需要各地政府和保险部门高度重视,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保险补贴机制,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同时,在加强政策性补贴的基础上,开发出群众急需的农业保险新产品,以调动农民的投保热情。

要改进操作细节。各级政府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推动农业保险落地生根;保险公司也要放下身段,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理赔业务,简化理赔程序,一方面要给群众讲清楚保险政策,另一方面要细化认定规则,让群众能接受、好接受。

要切实转变观念。在这一点上,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要给予进一步的支持,明确农业保险是非营利性质,最好能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和引导相关保险机构的行为,解决农业保险人才匮乏、网点分散等问题,从法律层面明确农业保险长期、惠农、非营利的特性,保护投保农户的权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詹邦洋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如何做农业保险才会真"保农"?”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321/340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