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城郊农业转型升级都市现代农业 何以成为香饽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13  浏览次数:81065
内容摘要: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合肥市郊区长丰县水湖镇李杨村,被当地称为草莓皇后的村民蒋秀芝正忙着分拣草莓装箱。草莓收获期比较长,头年8月在大棚种植,10月后摘果,生产期一直持续到来年的5月。我家承包和转包的40亩地,每亩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除掉人工成本、大棚

  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合肥市郊区长丰县水湖镇李杨村,被当地称为“草莓皇后”的村民蒋秀芝正忙着分拣草莓装箱。“草莓收获期比较长,头年8月在大棚种植,10月后摘果,生产期一直持续到来年的5月。我家承包和转包的40亩地,每亩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除掉人工成本、大棚设施成本和生物防病害成本,一年净收入有30万元的样子。”

  秀芝并不知道,她的身份,已经从一个从事城郊农业的传统农民,嬗变为一个都市现代农业的经营者。

  从“分割”到“融合”

  城市扩张,倒逼城郊农业转型升级

  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浪潮,让一度十分安静的城郊农业变得不知所措。种菜的空间被压缩了,用来浇灌的池塘不见了,饲养场被迁到离城市更远的地方……

  北京首农集团西郊农场场长管建国说,过去用来种菜的地方,如今很多被“种”上了楼。从“种菜”到“种楼”,首农集团认识到,传统的城郊农业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必须努力打造一种新的农业形态,以适应城市发展对农业的新需求。

  “城市扩张的结果,倒逼城郊农业转型升级为都市现代农业。”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说,都市现代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城郊农业有联系也有区别。

  城郊农业在空间布局上仅限于城市郊区,在体制结构上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理念上表现为郊区为城市单向服务,如产品形式服务、生态屏障形式服务,产业结构上表现为以一产为主。

  都市现代农业则处处体现了转型升级的特征。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郊区、市内或超出市域100—200公里的周边。在体制结构上,表现为城乡一体。在建设理念上,表现为城市发展同时考虑农业发展,考虑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三次产业融合。

  中央党校农村问题专家曾叶松说,城郊农业与城市现代农业最大的区别是发展模式上的不同,前者往往是城市发展不断压缩郊区,后者则经常是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同步。

  从深层次看,城市现代农业的孕育,有着广阔的经济社会背景。张合成表示,一方面,现代都市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升级,对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郊农业越来越表现出其对城市单向服务的局限性,农业功能亟待进一步转变和拓展。另一方面,现代城市的高度发展使城乡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区向农村的渗透使得城郊边界越来越模糊,城乡对立分割状态已逐渐被城乡间的协调和融合所代替,迫切需要传统的城郊型农业升级,都市农业应运而生。

  从“围城”到“进城”

  都市现代农业“成长性”被市场发现和捕捉,优势迸发

  段丽丽,“80后”女博士,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瞅准了都市现代农业可以创业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都市农业,搭建自己的大棚,种植黄瓜、番茄和卷心菜。现在她创立的金堂金满仓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3300多亩,钢架大棚1100多亩,拥有社员150多个,还为100多位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机会。

  都市现代农业“成长性”不断被市场发现和捕捉,优势迸发开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有多少个“段丽丽”,已经很难搞清楚。2012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粮食产量为8328万吨,约占全国14.1%。蔬菜产量11681万吨,占全国17.6%。都市现代农业是三次产业融合的特殊业态,已经不局限于一产,还涵盖了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生物农业等二、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2年北京种业销售额达到95.4亿元,2011年郑州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551亿元,是其一产产值的4.2倍。

  如果说过去的城郊农业是“围城”,那么现在的都市现代农业是“进城”。经过市场的洗礼,经过与城市的摩擦和碰撞,城郊农业变身城市现代农业,不再不知所措,不再忐忑不安,而是从容淡定了。

  农业是弱质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城郊农业体量小,对城市GDP贡献低,经常不受待见,甚至被人当成城市经济的“鸡肋”。变身都市现代农业,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大家对都市现代农业都十分重视。张合成分析,首先,都市现代农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的重要基础。其次,都市现代农业的生态功能是农业在都市地区不断被强化的重要功能,发挥着“城市之肺”的重要作用。

  哈尔滨市副市长张万平说,为缓解冬春两季蔬菜供应主要靠外埠供给的局面,哈尔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011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26万亩,冬春淡季蔬菜自给率达到60%,基本解了市民冬春吃鲜菜难的困局。

  从“围城”到“进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通过政府引导,都市现代农业在我国正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

  从“弱丑穷”到“强美富”

  “三个率先”,都市现代农业的新愿景

  斗大的字不识一升,48岁的农民周家林做梦也不会想到,种粮食一年也能种出200万元的收入来。成都郊区邛崃固驿镇花园村村民周家林去年承包和转包3200亩地种粮,盈利100多万元,加上政府给的种粮补贴90多万元,老周种粮收入攀上了新高,诠释着都市现代农业之“强”之“富”。过去,土里刨食,辛苦一年,挣不着钱,全家吃不上饱饭的记忆,至今挥之难去,见证着农业之“弱”之“穷”。

  成都市副市长谢瑞武说:“那时的农村也美,但环境脏乱差;现在的农村美,是干净的美,是富裕的美。”

  在成都郊区彭州市濛阳镇,欣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业绩让记者看到,都市现代农业之强,不独体现在种植业的老周们身上,还深深地扎根在现代农业的链条之中。欣康是一家集优质生猪繁育、生态养殖、屠宰加工、鲜销配送、精深加工及副产业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企业,建有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信息化溯源平台,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现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7个,年出栏优质生猪20万头,带动养殖大户规范养殖、年出栏30万头。去年,公司天然肠衣1万桶出口德国、荷兰,创汇1000多万美元;生产肝素钠5000公斤,产值近2亿元,位居西部第一,名列全国前茅。

  尽管已初步实现转型升级,但都市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比方,都市现代农业与城市扩张需要土地如何协调?与大城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相比,都市现代农业仍有很大的差距,怎么缩小?工农、城乡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怎么摆平?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怎么补齐?曾叶松说,构建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和平等交换关系,融进城市经济,是城市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

  谈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愿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2012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说,争取到2020年,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三农”协调发展,率先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从“弱丑穷”到“强美富”,非一蹴而就,亦非一日之功,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张合成说,都市现代农业要成为“菜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先行区、农业标准化样板区、农产品物流核心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先行者”,我们都在期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城郊农业转型升级都市现代农业 何以成为香饽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513/3104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