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2014年全国两会提案:平衡进出口贸易 降低外汇储备的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04  浏览次数:81113
内容摘要:2014年两会提案:平衡进出口贸易 降低外汇储备的建议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的外贸顺差等原因,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并且外汇余额还在逐年持续增长,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

2014年两会提案:平衡进出口贸易 降低外汇储备的建议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的外贸顺差等原因,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并且外汇余额还在逐年持续增长,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特别是这些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不断推出货币贬值政策,使我们的外汇资产逐步缩水,遭受较大损失。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平衡进出口贸易,稳步降低外汇储备,减小汇率风险,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坚持外贸对等原则。国际贸易关系本质上就是各个国家之间所创造的财富的交换关系,应该是以对等为原则,即我们出口多少现实的财富,就应该收回相应价值的财富,而不能是仅仅收回一堆白条和数字。现在我们一味鼓励和追求出口,表面上我们对外贸易在不断增长,但别人低价买了我们的产品,却不把他们的商品对等地卖给我们,实质上就是通过赊账的方式把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拿过去享用,结果人家又不断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赖账,导致财富白白送人。因此我认为今后必须坚持对等原则,坚持用财富换财富,而不是财富换白条,否则我们宁可减少出口,把财富分配给国内的老百姓。有人担心减少出口会降低企业的效益、甚至影响生存,但实际上通过把财富更多分配给老百姓去消费,拉动内需,国内市场就繁荣起来了,经济一样能够继续发展,而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避免永远受制于人。

二、从鼓励出口转变为鼓励进口,尽快实现外贸平衡。当前我们外贸顺差金额依然处于高位,但国家依然在实行出口鼓励政策,有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份我国对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金额即高达6000多亿元,这无疑会进一步导致进出口失衡局面。所以我认为当前我们应当出台更加优惠的进口鼓励政策,大力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引进紧缺大宗原材料,推动提高我国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节能环保水平,另外我们也可以更多进口老百姓喜爱的国外优质消费品,丰富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关部门也要简化和放宽进口管理措施,减少进口环节与手续,降低进口费用与成本,提高进口通关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扩大进口提供各种便利条件。2014年两会提案:平衡进出口贸易 降低外汇储备的建议由精品信息网整理!

三、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而WTO的基本原则是哪里成本低就到哪里去生产,因此制造业都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发达国家自己不创造财富,而发展中国家又只能低成本给他们加工,也没有什么财富积累。这种不公平、不可持续的贸易格局最终造成了当前的经济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深刻的影响。另外,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还不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需要的商品他们不卖给我们,而我们不需要的商品却又低价向我们倾销。而我们的人民币(6.1456, -0.0007, -0.01%)又是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削弱了我国商品出口的竞争能力,海关又无法把我们不需要的商品挡在关外,结果让国外例如大豆之类的低价商品冲击了我国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如果我们的货币在对外升值的同时,海关能够把住国门,设置合理的技术、环保等门槛,仅让我们需要的商品进来,不需要的商品将其挡在国门之外,那么就可以真正做到充分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建议国家在如何运用WTO规则、制定相关进出口政策方面要有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做到WTO规则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我们被WTO所利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2014年全国两会提案:平衡进出口贸易 降低外汇储备的建议”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304/2976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